第五百七十章 換鈔 (第6/8頁)

曾批給雨支風敕,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姜星火停在迴廊中的竹林面前,低頭清吟。

他抬起頭,看著身邊的弟子:“我本屬意閒雲野鶴過此一世,奈何白衣卿相,一著不慎反倒成了真的卿相,這麼多年困頓樊籠,也不知何日能復歸自然。”

姜星火語氣中的疲憊幾乎未加掩飾,他雖然身居高位,但他卻始終是一個孤獨的人。

只有這一刻,那些權力與地位的爭鬥,那些朝堂上的勾心鬥角,才變得遙不可及。

于謙想了想,只是說道:“我讀史書,閒暇時常有思量,不知諸葛武侯六出祁山之間,於成都草堂小憩,可會有一日疲憊中,睡午覺夢到自己還是當年在南陽隆中,酣睡到日頭高企的少年郎呢?”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大約是有的。”

“那很累吧。”

姜星火苦笑道:“哪有不累的道理?一國軍國重事都在肩膀上擔著,不過是心火未熄,不得不強撐罷了。”

于謙忽然笑道:“那老師可要做好榜樣,若是日後我也有這麼一天,念及今日,才有力氣挑著萬斤重擔踽踽而行。”

“好好好!”

姜星火拍了拍他的肩膀,難得露出笑顏:“你有這份志氣,再好不過了。”

“老師心情還難過嗎?”

“好多了。”

姜星火繼續前行:“不過是物是人非,故友凋零,難免感慨罷了。”

這些年大明的變化很大,姜星火身邊之人的變化也很大。

他有通天本領,可終究敵不過時間。

太常寺卿袁珙在永樂八年,以七十五歲高齡壽終正寢。

鄮山先生高遜志在強撐著一口氣,完成了經史分流的大作《春秋國史》以後,在永樂十年以七十歲高齡病逝。

高遜志的老朋友,跟紀綱玩“躲貓貓”玩了很多年的茅大芳也在同年被錦衣衛於江北抓獲,行刑之日茅大芳面南拜而亡,餘黨盡除。

孔希路也在今年的年關,硬挺著成功研發出了青黴素後,以八十五歲高齡駕鶴西去。

這些舊友的相繼離世,難免給姜星火帶來了相當的負面情緒,尤其是老和尚也踏上了環球航行的艦隊,此去不知是否還能再見,也讓姜星火的心情愈發陰鬱了起來。

而景清的兩個女兒,已經被他養大成人,一個嫁給了朱瞻基,一個嫁給了朱高煦的長子朱瞻壑,是不是孽緣,姜星火也說不好。

妹妹姜萱也有了好歸屬,嫁給了鄰居徐景昌,兩人少年相識,如今夫妻恩愛,定國公徐景昌既是自己的弟子,又是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姜星火雖然心頭不捨,可也不好說什麼。

當年雪中撿回來的小乞兒,也成了大天界寺的和尚,此番隨著姚廣孝一同出海,半路在南天竺下船學佛經,不知多久能回來。

最讓姜星火上心的是,嬸孃也在開春的時候病故了。

在十多年前姜星火有印象的時候,嬸孃的肺就一直不好,一直咳得厲害,這些年吃了很多藥和補品都沒什麼起色.在病危的時候,甚至連剛剛研發的青黴素都用了,可依舊無濟於事。

很多人都離開了他的生活,這使得姜星火顯得更加形單影隻。

姜星火本就是時空長河中的旅人,他本來已經習慣了這種孤寂,只是這次棄船上岸,他遇到了太多的人,也有了不少美好和牽掛,以至於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和期待,竟像是《桃花源記》中的旅人一樣,重新從一片繁華中褪去,變得孤身一人的時候,竟有一種難掩的落寞。

他改變了很多,但還有很多事情,他改變不了。

所以,伴隨著朝堂鬥爭的加劇,姜星火難免有心力交瘁之感。

可有些事情,他不能跟于謙說。

于謙今年要參加科舉,已經連中兩元了,而如今的科舉,已是加入了荀子學說和重注六經之後的改版,課業負擔相當大,朝堂上的事情,與他說了也實在無益,反而影響他最後中狀元。

而且,由於姜星火的扶持,科學也逐步發展了起來,大量的學校與研究機構被建立,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理學等學科,都呈現了蓬勃發展並與實際相結合的態勢,實證主義思潮在知識分子階層中不斷蔓延。

于謙對於這些東西,也都非常感興趣,所以于謙其實看起來,每天好像比他都忙,從早學到晚。

最新小說: 如懿傳金玉妍重生:撥亂反正 [HP]拉文克勞的筆記本 一覺醒來當婆婆了 七天七夜 不小心攻略了美強慘[穿書] 世子求我取他性命 去他的炮灰,老子要做大sai迷 國民指定瑪麗蘇[快穿] 女魔頭身嬌體弱之後 當紅樓女兒進入其他名著世界 快穿:小嬌寶被戀愛腦大佬寵瘋啦 快穿:尤物穿成萬人嫌工具人女配 惡毒女配在娃綜被崽反向貼貼 我在古代養百獸升官護國 擇靈3 拯救那個失明男配 星際直播:荒星變成桃花源 末世:茍進深山老林瀟灑過活 梁祝之回歸 穿書後我和兒子們的金手指合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