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瀚生愕然抬頭望去,卻見鍾神秀面上,現出隱隱笑意,與許莊道:“道友請先?”
許莊眉頭一挑,應道:“方才是我佔先,此番便由道友請先吧。”
“也好。”鍾神秀灑然一應,條理清晰道:“這道書所載,由闢炁竅,蘊兩儀…過心室,行脈運法…至此,點心火陰陽擊變,衍雷霆湮滅萬物,實是一門上乘道術,可怖雷法。”
言罷微微一笑,問道:“道友可有左見?”
許莊撫掌道:“道友已然盡所能言,許某芻蕘之見,實無必要了。”
他也不是謙虛之言,實是鍾神秀已闡盡了玉伯真人呈現文字之中的玄理,甚至便如許莊推算九字一般,添補,匯通了許多缺漏之處。
雖在末節之處,兩人因各自道法不同,有些細微見解之差,但也沒有必要多置一喙了。
鍾神秀聞言,只是淡淡一笑道:“道友過獎了。”
“善。”玉伯真人撫髯笑道:“我道兩位小友為何緘默,原來已是順通其理,實有見微知著,一聞千悟之能。”
“原來如此!”鍾神秀闡理之時,眾人便已提耳聽著,各陷深思,直到此時,昌新忽然叫道:“只照此道術之理,便可揣見其威能之宏。”
“可惜!實在可惜!終究殘缺過多,尤其施煉之法,即使推演添補,恐怕也不能竟圓滿了。”
鍾神秀淡淡一笑,言道:“己慧未必差過前人之慧,能得道術之理,已是甚幸,施煉之法實無緊要。”
“好!”玉伯真人讚道:“小友能有此志,未必不能脫離窠臼,勝過前人之法。”他思索少頃,竟是將手一翻,手中現出一具鐵券,其上猶可見得那眼熟的奇形文字,也卻有許多殘缺。
玉伯真人笑言道:“今日我便將此書贈予小友,期望小友能夠補全此書。”
鍾神秀也不推拒,不卑不亢,起手一禮,應道:“謝過真人。”
玉伯真人贈下鐵券,這才將袖一揮,嘩啦往琉璃盞中,落下一大把玉珠,笑道:“小友順通整卷道術全理,添數理當翻番。”
思索片刻,他又與許莊道:“雖不知小友是否解理全書,但老道不能有失公允,應算小友足數。”便往許莊已經乘了一十八枚玉珠的琉璃盞中,添入一十六枚。
依玉伯真人的彩頭,這三十四枚玉珠,便等同三十四道元真,這對元嬰修士,已是珍罕至極的財富,但與鍾神秀所獲,仍是不能相比。
但許莊不是狹獈之人,更無嫉恨之情,欣然應道:“謝真人。”
玉伯真人含笑點了點頭,問道:“解理已竣,諸位可有輒需的元真?如老道身上有的,定然不吝贈予。”言語間,又先將目光落在了鍾神秀身上。
鍾神秀朝手中鐵券望了一眼,應道:“即如此,晚輩便斗膽向真人要上一味陰陽元精。”
玉伯真人朗笑一聲:“果不出我所料。”將指一點,冥兮忽兮之處,忽然流出一道玄白之氣,往那琉璃盞中一落,盞中玉珠,頓時便充斥滿了陰陽元精!
贈予了鍾神秀一盞元真,玉伯真人又將目光落到許莊身上,問道:“許小友可有考量?”
於許莊而言,最為有益的,無非便是太素元真,但不想也知,玉伯真人定無可能有此元真,餘下者,自然只有陰陽五行之屬了。
許莊應道:“回真人,晚輩待選五行元精,陰陽元精。”
“哦?”玉伯真人微微頷首,旋即將指一點,便將三十四枚玉珠,五五分類,落入了五行元精,陰陽元精,笑道:“如此可合小友心意?”
許莊接過元真,也不去瞧,往袖中一收,便起手揖禮道:“謝真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