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一笑,叫親兵找塊白布,從土灶中取根桴炭,寫了八個大字:
前有伏兵萬勿追趕
寫畢,他親自用石頭將白布壓在小路中間,帶著親兵們上馬走了。
大隊人馬正在前進,被一道幾丈深的山溝阻住。溝上原有獨木橋,已經半朽,不但騎兵沒法透過,連步兵也不好走。別處更無路越過這道深溝,只好伐木架橋,越快越好。偏偏近處沒有樹林,劉宗敏和李過親自同一大群弟兄到一里外砍伐樹木。李自成下了烏龍駒,默不做聲,立在馬頭邊等候,聽著丁丁的伐木聲,李自成心急如焚,只覺得樹木伐得太慢。幾次他想派人去催,但又想著既然捷軒和補之都親自去了,還以不必催促為是。
全隊將士都很焦急。他們對追兵不大在意,而是擔心這麼一耽誤,黎明前再快也沒法趕到白河,天色一亮,被敵人發覺,想襲占城池和渡口就困難了。幸而他們還沒有想到賀人龍搶先一步到了白河,而擔心這一層的只有闖王、高夫人和少數幾位大將。高一功提著馬鞭子走到闖王身邊,小聲說:
“這可是上水船偏遇著頂頭風。”
高夫人咕噥一句:“是遇著一個淺灘。”
李自成沒有做聲。他覺得這樣耽擱下去,他的根根頭髮和鬍子都會急白。
人群中不斷有低語聲,聽不清楚,後來聽見王長順的聲音稍微大一點,說:
“都別擔心,只要有咱們闖王同幾位大將率領著,大白天搶渡漢水也不困難。咱們這些大將,哪個不是天上的星宿下界?賀人龍算個屌!同他不止交戰過三次兩次了。我不是吹的,咱們總哨劉爺大喝一聲,準叫他渾身打顫,抱不住馬鞍橋。你們別笑,我說的全是實話。咱們總哨劉爺在睡夢中打個噴嚏還嚇死一隻老虎,這可是我親眼見的!”
一個商州的口音問:“怎麼打個噴嚏會嚇死老虎?”
長順接著說:“這是前年夏天的事。那時我們進入長城,衝過洮州,奔到階州東南略陽、寧強一帶的大山裡休息過夏。闖王令全軍分成許多股,分散盤踞,分頭打糧,官軍來少啦就收拾它,來多啦就讓開,同它在山中推磨。總哨劉爺沒有隨著老營一道,盤的地方離老營大約有一百多里。這天他有事來老營,一時大意,只帶了十幾個親兵。不料路上遇到一百多官兵,惡戰一場,殺死了很多官兵,劉爺的身邊只剩下三四個人,馬匹也都死傷完了。好則天色晚,又無月色,黑漆漆的,他就趁機擺脫官軍,摸黑路往老營走。走了大半夜,實在睏乏,肚子又餓,就在離老營十來裡的地方坐在山路上休息,不想一坐下就往路上一倒,仰面朝天,呼呼睡熟。幾個親兵也跟著睡下,睡得像死人一樣。這時忽起一陣怪風,樹枝刷刷搖晃,有一隻老虎從山坡上下來……”
有一個蒼啞的聲音問一句:“為什麼老虎出來要颳風?”
長順回答說:“古話說:‘雲從龍,風從虎’嘛。”
蒼啞的聲音說:“我們在野人峪的山上也趕過老虎,可沒有看見颳風。”
另一個聲音說:“別打岔,讓王大伯說完。”
長順接著說:“老虎是不隨便吃人的。它吃活人不吃死人。它走到劉爺身邊,不知道劉爺是活人還是死人,用鼻子挨近劉爺的臉上聞聞,它的又長又硬的鬍子有兩根插進劉爺的鼻孔裡邊。老虎一聞是活人,正要張大血口去吃劉爺,不料劉爺在夢中鼻子癢得難受,猛打一個噴嚏,把老虎嚇得跳起幾尺高。老虎落下來時偏了一點,落到路旁十來丈深的山溝裡,活活地摔死啦。”
聽眾中進出來忍抑不住的笑聲。慧劍站在大青騾子旁邊,靠著鞍子一邊矇矓睡覺一邊聽長順說話,大家的笑聲把她驚醒,前額碰在鞍子上,睜開眼睛,含糊地小聲問:
“王大伯,可是真的?”
王長順說:“怎麼不真?老虎出來時颳風不颳風,那是我說順了口,隨便加的,可是劉爺打個噴嚏送了一隻老虎的命卻是千真萬確的。劉爺打過噴嚏後一乍醒來,自己也嚇一跳:乖乖,夜裡怎麼沒看清,糊里糊塗睡在這個要命的地方,一邊靠山,一邊是懸崖峭壁!他到了老營一說,我們去了十幾個人,把老虎找到,抬回老營。老虎皮給劉爺做了馬鞍韂,肉給大家吃了,骨頭給尚神仙做虎骨酒,還熬了膏藥。這都是千真萬確的!”
聽眾裡有人又快活又敬佩地笑著點頭,有人發出來嘖嘖聲,瞌睡都沒有了。王長順又說道:
“老虎為什麼不能吃總哨劉爺?為什麼劉爺不早不晚,恰在老虎張大嘴的時候像打雷似的打個響噴嚏?這就是因為咱們劉爺和許多將爺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來保闖王的,老虎頂多只能聞聞,不能傷害。賀瘋子算什麼?他能夠攔住咱們從白河縣過漢水麼?你們這些新弟兄還沒有見過劉爺在戰場上多麼厲害。到白河要是遇到官軍攔路,你們瞧瞧!”
高夫人望著闖王微微一笑,小聲說:“長順比年輕人身體差,這些日子把他的馬跑瘦得露著骨頭,他自己也眼窩塌下去,可是你瞧他多快活,還常常說笑話替別人解乏!”
突然從背後幾里外傳過來喊殺聲,使全體將士都轉過頭去傾聽。李自成派親兵把李友叫到面前,命令說:
“你帶一百騎兵去看看,幫他把追兵收拾了。殺敗追兵之後,你們大家趕快回來,不要耽擱時間。”
劉宗敏和李過把樹木運回來了。他們對於背後的喊殺聲好像全不放在心上,只是看著弟兄們迅速架橋。農民軍對架橋是有經驗的。他們不砍大樹,因為大樹砍斷費事,砍去枝子費事,抬運困難,並排放下時中間縫子太大。他們一律選擇碗口粗的小樹。今天恰好遇到杉樹林,就砍了十幾棵杉樹抬回來,並排架好,每端兩邊各釘一根橛子,以防散開,又割了捆草鋪在上邊。不到片刻工夫,大軍開始過橋了。
李自成命吳汝義派一個小校帶十名弟兄看守木橋,多預備乾草和幹樹枝子,只等殺敗追兵的將士們回到橋這邊,便放火把橋燒燬。為著等候袁宗第等的戰報,他走在老營人馬的後邊,邊走邊聽著遠處的吶喊聲。過了不久,背後的喊殺聲就聽不見了。人馬匆匆趕路,從前頭向後傳著一個口令:“傳!不許說話!步兵叉子放開!”這聲音傳到李自成這裡,他也像將士們一樣重複一遍。他的親將和親兵接著把這個口令向後傳去。
又過了不到一個更次,袁宗第等率領著幾百得勝的騎兵追上大隊。原來當追兵到了義軍埋鍋造飯的山下時,看見土灶中灰燼已冷,想著義軍必然已經走得很遠,沒法追上。大家十分疲睏,本來就心中怨天怨地,渴望休息,這時見這裡比較平坦,又背風,且有李自成留下的現成土灶,便紛紛坐下去,吵嚷著要在此處宿營。偏在這時,有人在小路上發現了李自成留下的那塊白布,看了上邊的八個字,越發不願再向前追。人們說李自成留的話是實話,前邊必有埋伏,咱不追就各不相犯,咱要追就對咱不客氣,這叫做先把話說明白,明人不做暗事。雖然也有少數人怕李自成在近處確有埋伏,但是他們的話多數人都不願聽。大家有坐下的,有躺下的,有開始點火,準備取水做飯的,亂哄哄地等候主將。袁宗第的人馬突然吶喊殺出,郝搖旗隨即從後邊殺出,把官軍殺得落花流水,四散奔逃,幾乎把主將活捉到手。李友趕到時,戰事已經結束。他們又殺了些藏在樹林中和荒草中的人,便上馬追趕大隊。這一仗,義軍的死傷微不足道,而追兵卻完全潰散。
勝利的訊息立刻由老營傳遍全軍,激勵了全軍將士,精神為之振奮,加快前進。
天色漸漸亮了,又漸漸大亮了。離白河渡口還有五六里路。李自成要在拂曉前過漢水襲佔白河縣城的打算已經吹了。他正在後悔昨晚不該停下休息過久,忽然得到斥候騎兵報告,說白河城上旗幟稀疏,靜悄悄的,城外也很靜,看不見老百姓進城趕集,聽百姓說,五更時城中城外有人喊馬嘶之聲,不知何故。闖王一聽,心中猜想,必是有大隊官軍開到白河,做了準備,說不定賀人龍也親自趕到。他同幾位大將在馬上一商量,退回去另找渡口也不好辦,只好拼力奪取白河渡口,強渡漢水。於是他同劉宗敏和李過率領著騎兵主力,向白河渡口飛奔而去。
連日早晨有霧,而今日早晨卻沒有霧,萬里無雲,天空碧藍。高夫人在馬上望望天色,忽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念頭:這麼晴朗的天氣,天空湛藍湛藍的,真不像雙方就要殺得人仰馬翻!
賀人龍接到總督鄭崇儉的十萬火急塘報,料想李自成可能從白河縣渡過漢水。當時因防備張獻忠殺回陝西,他的部隊分駐在陝、鄂交界的一片地方,白河縣城也是他的防地。他同李自成作戰是有經驗的。平日對李自成有些害怕,但現在他認為李自成的兵力甚微,且系長途奔波的飢疲之眾,他只要能夠搶先到白河縣,以逸待勞,以眾御寡,可以穩操勝券。他那個奪取“平賊將軍”印的念頭雖因左良玉新近有瑪瑙山之捷,已經打消,但是他希望能夠在這一次堵截李自成之戰中建立奇功,獲得朝廷的優厚封賞。另外,他希望這一戰除能夠捉獲或殺死李自成和他的幾個主要將領外,也可以奪得李自成的全部戰馬和其他軍需。他的部隊在急切中不易集中,而他又害怕貽誤戰機,所以只率領八百騎兵和一千五百步兵往白河縣奔來。加上白河縣城中原來駐守的人馬,他可以堵截李自成的將士有三千多人。另有一支一千五百人的後續部隊將在一天之內趕到。
到了白河縣城,賀人龍得到確實探報:李自成的人馬疲憊,正在向白河奔來,後邊有一支官軍追趕,估計天明時可來到白河渡口。白河縣是一座彈丸小城,離漢水南岸二里。賀人龍擔心李自成一旦渡過漢水就沒法堵截,會繞開白河縣城向南逃去,也擔心李自成看見南岸人馬眾多,戒備嚴密,不敢強渡,折往別處逃跑。不管出現哪一種情況,都會使他圍殲李自成建立大功的心願落空,甚至會落個“縱賊他逸”的罪名,受到朝廷和督師輔臣的責備。他已經胸有成竹,故意向左右問:“怎麼辦方能取勝?”左右將領們建議將重兵埋伏在漢水南岸,“待其半渡而擊之”,必獲全勝。賀人龍搖頭一笑,說:
“你們想得倒美,可惜李自成不是笨蛋!”
他叫將士們趕快飽餐一頓,然後留下一部分兵勇守城,將五百名將士埋伏在漢水南岸,他親自率領兩千二百步騎兵迅速渡河。一等渡河完畢,他就下令大小船隻都劃到南岸,免得被義軍奪去。同農民軍作戰,賀人龍有豐富經驗,心中深知道李自成的厲害。他認為李自成率領的雖然是飢疲之師,人數只有一千多人,但也不可輕視。前年冬天潼關南原大戰時李自成部隊的勇猛善戰,賀人龍記憶猶新。他讓開李自成奔佔渡口的大路,卻將人馬埋伏在離渡口不遠的小山背後,打算在李自成的人馬剛剛下到水邊正在搶渡時候用全力突然猛攻,將一部分逼下水去淹死,一部分在岸上消滅。他那等候在南岸的五百名將士佔據有利地勢,專候截殺洑過漢水的少數義軍。一切佈置就緒,賀瘋子坐在一塊大石上,等候捉拿李自成夫婦和劉宗敏等。
李自成原想著賀人龍已經派將士扼守渡口,準備用騎兵一陣衝殺將敵人趕跑。不料竟毫不費力地佔了渡口,沒有遇到一個敵人,也沒有見到一隻船,幾隻船都停在漢水南岸。隔河望望白河縣城,城門緊閉,城頭上靜悄悄的,使他深覺奇怪。這時將士們看見離渡口不遠的小山背後有旗幟影子,並且望見了南岸上有不少伏兵。李自成恍然猜到了敵人的詭計,將騎兵在江岸上列好陣勢,派馬世耀和李彌昌兩個小將率領三百騎兵往小山坡上搜尋敵人,又命李過率領二百騎兵涉水過江佔領南岸,並將船隻都送過江來。他自己立馬岸上,準備迎擊賀人龍的伏兵突然殺出。
馬世耀等的騎兵衝上山坡,四五百官軍步騎混合,略作抵抗,有秩序地往後邊退去。馬世耀正在追趕,聽見江岸上傳來鑼聲,立即退回。李過挑選了二百騎兵,加上他自己的二十名親兵,來到水邊,揮鞭一呼:“隨我來!”首先躍馬下水,二百多騎兵毫不躊躇,策馬競渡。南岸的敵人原以為這裡水流急,水又很冷,農民軍不到潰敗逃命時候決不會騎馬下水,如今看見這種情形,大吃一驚。一個將領把小旗一揮,鼓聲大作,同時五百伏兵一齊躍起,奔到水邊,齊向江心放箭。由於義軍的隊形散開,只有很少的人馬中箭。過了江心的激流以後,李過一箭射倒敵將,官軍登時大亂。弟兄們一面加緊策馬前進,一面大呼:“上岸啦!上岸啦!”李過首先躍馬上岸,連砍殺十來個人。弟兄們跟著紛紛登岸,向正在潰亂的官軍亂衝亂砍。官軍立時死傷滿地,有一部分跪下求饒,另有一部分拋掉兵器,落荒而逃。李過不許追趕,一面防備另有官軍從城中殺出,一面趕快派一批識水性的弟兄,將大小船隻一齊撐往對岸。
隔著樹林,賀人龍窺見李自成在江岸上列陣嚴整,又看見一個將領率領大約兩百左右騎兵向南岸策馬競渡,竟無一人躊躇,使他心中大驚:這哪像飢疲之師!平日懼怕李自成的心理突然恢復了,勝利的信心動搖了。但是他一則害怕受朝廷責罰,二則還希望趁李自成的人馬尚未全到,能夠僥倖一逞。於是他下令擂鼓,指揮伏兵殺出,而他自己也迅速躍上戰馬,拔出寶劍,率領最精銳的鎮標親軍,吶喊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