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對面是武松李忠兩個,就聽此刻樊瑞大笑道:“早聞二郎英雄,卻是見面更勝聞名。”
武松道:“大寨主過譽了,我在山東時也聞芒碭山豪傑,大寨主威名遠揚。”
“哪裡,哪裡……”樊瑞笑得合不攏嘴,急忙擺手:“哪有什麼威名,不過是道上的朋友們捧場抬愛罷了,哪裡能和二郎真本事相比。”
“大寨主客氣,我聽說大寨主會用法術。”武松笑道:“就不知……”
“誒誒……”樊瑞打了個哈哈:“這種事情二郎自不必信的,本來就是假借名義,乃為助威之事,哪敢當真?待到了王爺麾下,更不敢提,怕是犯上欺瞞之罪啊!”
武松疑惑道:“大寨主,果真沒有法術?”
樊瑞把頭搖得和撥浪鼓一般:“二郎想多了,沒有,沒有。”
武松思索:“那位公孫先生可有?我也是聞名許久,如雷貫耳,都說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江湖綠林無人不曉。”
樊瑞聞言一愣,捲毛鬍子顫了顫,沒想到武松問起公孫勝,不由眨眼道:“師父他老人家……或許有吧,只是我也並未見過。”
武松看向李忠,李忠撓頭:“我也未見過公孫先生做法,他如今也不在太行山畔的軍中陣內。”
武松納悶:“卻是為何?不是說不能擅離職守,離開軍中嗎?”
李忠道:“公孫先生與旁人不同,他是正統出家羽士,一切道牒手續齊全,且輩分還不低,所以朝廷有所優待,去留隨意,就算是童貫也不好說什麼。”
“原來如此!”武松點了點頭,其實他只是心中好奇,畢竟如今天下道家盛行,上到皇帝,下到民間,都很篤信,林靈素在廟堂名聲大,公孫勝則在民間名頭大,林靈素號稱活神仙,法力高強,他琢磨著公孫勝應該也會些法術才對,卻沒想到從來沒人見過。
“那這位公孫先生如今何處?”武松問道。
“公孫先生已經回了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處,潛心修道了。”李忠想了想:“臨走之時,與眾家兄弟告別,言是再不下山。”
“確實如此!”樊瑞在旁邊點頭:“我比師父走早一步,但頭天裡告別時,師父便說了要回二仙山修行,再不下山摻和紅塵之事。”
“竟然這樣……”武松唏噓道:“卻是無緣一見了。”
樊瑞道:“便是我這個做徒弟的,也求不得面,就連二仙山也不許我去,哪怕也想隱世修道,都叫我去旁處呢。”
武松道:“可惜了,本來還想拜訪一番,看來卻是不能成行了。”
眾人都是一陣唏噓,又言及些綠林道上事蹟,再做了些謀算計劃,便各自休息,準備明早起身,過境去投奔趙檉……
賀蘭山西,古長城旁,一支大軍正在疾馳。
這支軍隊足有七八千騎,金戈鐵馬,沿著古長城邊上缺口穿過,直接來到賀蘭山側,順著山腳再往南去。
隊伍前面,呂將身子半伏馬上,心情激動無比。
兵出西涼府,註定要成為一個千古壯舉,這一策勢必將流傳百世!
這乃是滅國之戰,一策滅一國,只要破掉西夏都城,那便可以直接宣告西夏滅國!
他呂將的名氣必然會遠遠超過魏延,畢竟魏延只是想出了兵出子午谷的計謀,但卻根本沒有機會實現。
但他呂將卻做到了,直接軍馬奔赴西夏都城興慶府興州,只要突襲成功,他呂將之名必位史來名將行列!
一個多時辰之後,七八千騎兵已經到達賀蘭山之南,只要往東繞過去,再北行百多里,就是興州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