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木雕雀替殘破不全,大約只留了三分之一的部分,許問現在要做的是補全剩下的三分之二。
現在補充的部分已經做完了一大半,已經能夠跟原有的部分完美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但此時,許問卻退後了一步,擰著眉頭注視著它們,緩緩放下了手上的工具。
兩部分木雕並排放在一起,他感到的是一種強烈的違和感。
它們本應屬於同一個整體,但現在看起來,兩邊完全不搭調,怎麼看怎麼彆扭。
是因為還沒有完成最後的部分, 還是因為別的什麼?
他現在很難判斷,他只知道,照這樣做下去的東西,不可能符合他的要求,更不可能符合連天青的。
許問搖搖頭,放下已經做好的部分,重新拿起一段黃楊原木,開始重新制作雕刻。
對木料進行初步處理、勾勒粗胚、細雕形狀、精雕細節。
從某個角度來說,雕刻跟繪畫也有些共通之處。
許問熟練地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做下來,刻刀在他手裡輕快而熟練地飛舞,木屑飄然而落。
十八巧是木工的基礎,所有的手法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變化。
許問已經熟練掌握楊木巧,雕刻的過程裡沒有遇到任何障礙。
但工序還在進行過程中,他就停下了手。
這一次,他的違和感更加強烈,還沒到接近完成的部分就已經感受到了。
不對,這樣做下去不對!
許問把剛做到一半的這個也放到了桌上,跟之前那個並排,旁邊是孫博然的原作。
雖然還沒做到最後,但現在他已完成的部分已經很精細了,一半的人臉看上去跟旁邊的沒什麼區別,髮絲衣紋都很精細,宛如有風流過,這是基本功已經相當完善的結果。
如果沒有原作,單看他現在做好的這兩個部分,也算得上是佳作。但跟原作擺在一起,就感覺到不對勁了。
到底是哪裡有部分呢?
整體形態是跟著孫博然的風格來的,各部分細節看上去也都很完善,怎麼感覺就是不一樣?
許問緊盯著桌面上三塊木雕,一直沒有移開目光。
過了好一會兒,他用力地撓了一下頭髮,把頭髮耙得亂糟的,難得有些焦躁。
有問題是正常的,改了就行了,但現在他就是看不出問題在哪裡啊!
許宅的時間是停止的,但這並不表示許問不會累。
木雕是精細活兒,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強度其實非常大。
連續兩個木雕做下來,許問的精神感覺到了明顯的疲憊。
他又盯著原作和補配的部分看了半天,還是沒看出端倪。於是他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從工作臺旁邊離開,準備去休息一會兒。
他現在休息睡覺的地方還是那張非常狹窄的小床,許問個子不矮,睡在上面得半踡著,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