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小就跟在師叔祖身邊學習,耳濡目染之下,也明白海外對大明的重要性。
安排三叔前往舊港,也是為了大明。
據他的瞭解,這幾年,蘇門答臘島一大半的地盤都已經落入了三叔的手中。
南洋好幾個國家都派遣使臣來大明抗議,要求讓小老三還回他們的土地。
但這朱瞻基怎麼可能會答應。
他是知道整個計劃的。
再說了,那是倭寇佔領了他們的土地,自己三叔打跑了倭寇,倭寇佔領的土地,自然是他三叔的了。
這跟大明有什麼關係?
抗議,也得找對人啊!
不得不承認,師叔祖出的那個主意確實不錯,就是有點缺德。
不過,朝堂上卻是有一部分人認為大明乃是天朝上國,豈能侵佔藩屬國的土地。
建議朱瞻基下旨申飭小老三,讓他將土地還給藩屬國。
讓人生氣的是,這樣的觀點,支援的人竟然不少。
迂腐,愚蠢!
朱瞻基深受師叔祖楊軒的影響,心裡很明白,所謂的天朝上國是打出來的,而不是靠嘴皮子吹出來的。
只有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別人才會安靜的聽你講道理。
所以,朱瞻基並沒有搭理這些人,嚴格執行著計劃。
不久,朱瞻基便下旨,命戶部,江南織造局等籌措下西洋需要的物資商品。
另外,又給各造船廠下了一道旨意,檢查維修下西洋的船隻。
以備來年鄭和下西洋事宜。
訊息傳到金陵,鄭和就跟年輕了二十歲似的,一路小跑著來到了侯府,和楊軒分享這個好訊息。
“恭喜恭喜,你又能率領船隊出海了。”楊軒笑呵呵的拱手。
“還是要感謝侯爺,若無侯爺上奏,三寶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呢!”鄭和很清楚自己能再次出海,誰出力最大。
“呵呵,我只是起了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
“陛下清楚海外對大明的重要性,就算我不提,陛下遲早也會讓你再次率領船隊出海的。”
“畢竟你之前六次率領大明船隊出海,海上航行經驗豐富。”
“之前主要是因為陛下的精力都被牽扯在大明內部,你要理解。”楊軒笑道。
“三寶自然理解。”鄭和笑道。
可以明顯的看出,現在鄭和的精氣神和前面來金陵時截然相反。
隨後,鄭和提出趁著今日高興,小酌兩杯,楊軒笑著答應下來。
……
一晃,已是入秋。
落葉繽紛,紅楓也到了最佳觀賞的時節。
移栽到侯府的幾棵紅楓樹已經綻放出了屬於它們的鮮豔。
楊軒和安慶、秀禾來到侯府的閣樓上,透過窗戶,入眼一片鮮紅之色。
當然,那種感覺自然無法與站在山頂看整片紅楓林來的震撼相比。
不過,在侯府就能看到紅楓,就已是一件美事。
甚至一些在金陵國子監讀書的學子也會來到侯府的外面,欣賞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