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大明有的是能人,他的這套手段被人識破了。
萬曆四十四年,禮部侍郎署南京禮部尚書沈榷三次向萬曆皇帝上奏攻擊基督教,在奏疏中他認為基督教教士至少有三大罪:
一、傳教士送禮物給大明人是為了收買人心,以便在適當時候可以傾覆大明。
二、傳教士曾幫助中國修歷,推算日蝕、月蝕等日期。沈榷認為傳教士以西洋方法治歷,違反堯舜以來一向的做法,是有意變亂中國傳統。
三、沈榷指控傳教士破壞儒家文化,教導人不拜祭祖先,這更是大明不能容忍的。
同時,他還指出傳教士在大明的活動是有險惡用心的。
具體來說就是要與澳門的洋商裡應外合,威脅大明內地。還列舉了葡萄牙人在呂宋、臺灣等地的活動以證明這種威脅的確實性。
這些說得當然有道理。
於是,萬曆下旨禁教,勒令將傳教士驅逐出境。
一些傳教士有些被殺,有些下在監獄裡,日後又被驅逐到澳門,教堂也被搗毀。
被他們發展成信徒的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孫元化等朝廷官員曾經上疏為教士辯護,但沒有成功。
直到萬曆帝駕崩後,天啟即位,他們又死灰復燃。
天啟帝接受朝中諸奉教官員的奏請,召回被驅逐的傳教士教士,旨在利用夷人以新法練兵抵禦建奴的入侵。
於是龍華民與陽瑪諾兩位極端宗教分子,一同進入北京,去兵部報到。
可等到稍微穩定下來,這兩個狂熱的宗教分子,就聲稱對練兵一事不感興趣,重歸教區從事傳教工作,並走上層路線,開始發展官員了。
應該說,他這個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發展了許多大明官員。
而這,也讓他開始膨脹了。
中國人有祭祀祖先的傳統,而基督教反對祭祀祖先,當然會引起大多數人的反感。
過去,利瑪竇對於中國教民祭孔祭祖都是不反對的。
而在利瑪竇去世後,接替他的龍華民錯誤地估計了形勢。
他覺得現在形勢一片大好,認為現在傳教應該不再會有被驅逐出境的危險了。
以前對中國祭孔祭祖的行為容忍是不對的,大力宣揚應該不准許中國教民祭祖,這才導致了大明百姓的怨恨。
坐在龍輦上的崇禎皇帝把這些回顧一遍,忍不住罵道:“這些狗日的!”
“皇爺,到了。”
龐天壽宮外的家就在皇城腳下,這也是這些大太監為了照顧皇宮的工作,特意準備的。
所以,不多時,就已經到了。
龍輦停穩,高時明小聲提醒。
皇爺心情不好,他心裡怕怕。
崇禎皇帝霍然起身,也不要高時明再搬小凳子了,直接掀開門簾,跳下龍輦。
“圍住府邸,不要讓一個人走脫!”
心情不好,崇禎皇帝的語氣可謂殺氣騰騰。
說完,直接親自踹開司禮太監龐天壽的大門,帶領一眾錦衣衛闖入內院。
“奴才迎駕太遲,請皇爺恕罪!”
和龍華民坐在大堂的龐天壽,看看崇禎皇帝一眾人,急忙跪地請罪。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皇爺居然親自帶侍衛闖入府中,恐怕難以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