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用力的磕著青磚,不一時竟然有血跡滲出。
崇禎皇帝冷哼一聲,龍袖一拂,自顧往大堂太師椅坐下,一言不發。
“尊敬的陛下,請您下旨申斥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的官員,他們沒有及時保護教堂的安全。
感謝偉大陛下的奴僕,他及時保護我的性命,請陛下獎賞他。
阿門!”
狂熱宗教分子龍華民見勢不妙,急忙跪到龐天壽身旁,開口說道。
入鄉隨俗,他要是不跪拜,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只是,說到最後,這句阿門實在煞筆,令崇禎皇帝原本就不爽的心情愈加氣氛。
“龐天壽,你這狗奴才,難道你當了太監,沒有了後代,連祖宗也不要了嗎?”
崇禎皇帝並不理會龍華民,重重的拍著身旁的茶几,高聲怒喝。
說完,猶自不解恨,走上前去,一腳朝龐天壽肩膀踹去。
“皇爺恕罪,皇爺請饒命!”
龐天壽被踢翻在地四腳朝天,卻又迅疾爬起,跪倒在地不停磕頭請饒。
其實,直到現在,他還不明白崇禎皇帝什麼意思,為什麼歸罪於他?
至於說信教有罪,他想都沒往這方面想,大明信教的官員又不是他一個人?
“咱們有祖宗啊!你這狗奴才卻非得信夷人的祖宗,難道不知辱祖滅宗嗎?”
崇禎皇帝望著這個現在聲名不顯,卻在日後歷史上留下一筆的太監,狠狠罵道。
這個龐天壽,可以說非常神奇。
他在崇禎年間只是御馬監一個太監管事,叛軍攻陷北京前不久,奉敕至南京。
後事弘光帝,管兩廣珠池。
奉命前往福建、兩廣徵稅,隨即聞南京已陷,遂事隆武帝,改任司禮監,而獲重用。
隆武帝希望透過耶穌會士從澳門獲得西方軍事援助,龐天壽以教徒身份之便利,穿梭於帝與西士之間。
隆武二年,龐天壽偕畢方濟往澳門求援,然途中已聞福京陷落,故轉赴肇慶,帶三百葡兵事永曆帝。
龐天壽跟隨永曆帝轉戰粵、桂、滇、黔,忠心耿耿,深為皇帝信任,升任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勇衛營,獲賜一品服。
但晚年因與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勾結,參與吳楚黨爭、彈殺林時望、諂事孫可望、威逼永曆禪位、十八先生案、陷害高勣等一系列不忠行徑而落得罵名。
不過,他最出名的還是因為在崇禎二年入教,受洗於湯若望,教名亞基樓,是最早入教的太監之一,被稱為教會的柱石。
反正一句話,命好得離奇,有什麼劫難都避開了。
當然,崇禎皇帝是絕對不會相信是什麼主的庇護。
“皇爺,奴才有罪,奴才這就立馬脫離天主教,皈依信奉道教。”
龐天壽驚得兩股顫顫,急忙磕頭求饒,並當著龍華民說出脫離天主教。
什麼信仰,不存在的。
在生命面前,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信仰,至少,龐天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