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一笑,「選了你是如今這個結果,可若是選了你兄長,誰又知道會不會是同樣的結果?權力二字,落在身前,人之心性如何,其實半點也不重要了。」
劉琮點了點頭。「阿父所言極是。」
劉表又轉頭看向蒯蔡二人,雙方本就是相互利用。
如今為人所叛,說到底,無非是他本事不濟,怨不得旁人。
他輕聲笑道:「如今既然另投了新主,好歹同行一場,我也要祝你們在官場之上一路順遂。」
蒯越笑著點頭,蔡冒滿面漲紅。
劉表又轉頭望向劉琮,笑道:「既然選了活下去,那便好好活著。以劉備的性子,未必會對你如何。」
「定會牢記阿父教誨。」
劉琮跪倒在地,長久不起。
最後的最後,年輕人站起身來,輕聲言語。
「請阿父上路。」
數日之後,襄陽州牧府中傳出訊息,荊州牧劉表身染重病,藥石無靈,溘然長逝。
隨後不久,其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之位。
劉琮對內大肆重用蒯蔡兩族,對外則以蒯越為使節,趕赴青州。
而隨著這此訊息流傳開來,天下大勢,為之一變。
…………
長江以南,會稽。
當初孫策以自身為質,使得孫權得以帶兵過江。
孫家本就起身江東,加上又有周瑜等大將相助,不過短短時日便將當地的劉繇打的大敗,更是將大半城池收入囊中。
若非後來曹操等人同樣渡江而來,如今江東之地多半都已被孫家吞下。
這幾年曹孫二家也曾多次相鬥,曹操更是曾慨然生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
自然,此話是調侃多些還是感慨更多些,不得而知。
後來劉備兵進涼州,曹操發檄文討伐劉備,孫家響應,雙方也就暫時罷戰,成了盟友關係。
只是雙方都心知肚明,若是有機會,都不介意將對方一口吞下。
如今得了劉表病逝的訊息,江東這邊孫權自然也召集諸將商議對策。
孫權雖是已然手握大權數年,可如今依舊極為年輕,意氣風發,眼眸深邃,上身極長。
他在上首端坐,隱然間自有一番威風。
周瑜等人分列左右,武將一列,站在周瑜之前的,唯有程普一人。
孫權打量了堂下眾人一眼,開口道:「如今劉表已亡,劉琮即位。權位之爭,荊州定然動盪不安。劉氏兄弟向來不睦,夏口為荊州門戶,若是如今趁機攻之,劉琮必不會相救,攻取夏口,易如反掌。」
堂下眾人皆是沉默。
文臣一列,張昭出列,朗聲道:「如今劉表喪命,劉琮即位。荊州雖與主公有世仇,可如今天下之大患乃在劉備,主公當先顧全大義,而緩私憤。臣以為當先派出使者,趕赴荊州,以為劉表弔唁為名,探聽虛實。」
眾文臣紛紛點頭,如今江東的大敵不是那個初掌大權的劉琮、而是遠在青州,不知何時就會統軍南下的北方之主劉備。
孫權聞言皺了皺眉頭
,只是並未出聲言語。
張昭是天下名士,更是如今江東文士的領袖。即便是他,也要忍讓張昭幾分。
孫權轉頭看向武將一列。
程普沒有言語,他雖然是孫家的功勳老將,可卻自知此時不該他開口。
真正該開口,且開口能有些作用的,其實是他身後之人。
果然,在其身後的周瑜上前一步,沉聲道:「張公所說是持重之言,瑜也以為此時不該輕起戰端,理當整兵束馬,以待北方來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