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
荀子帶著李斯和韓非來送秦至庸。
善柔同樣以合法的身份混在使團中。
別看善柔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可是她已經是一個出色的殺手。她混在人群當中,哪怕是秦至庸擦肩而過的時候,也不會多看秦至庸一眼。
善柔和秦至庸不認識。要是她對秦至庸有著過多的注意,說不定會引起秦至庸的警惕。
一個合格的殺手,要懂得隱藏自己,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給予目標緻命一擊。
秦至庸向荀子和李斯韓非辭行,抱拳道:“老師,兩位師兄,我走了。老師年紀大了,請兩位師兄多多照顧老師的生活。”
李斯說道:“小師弟,有我在,你不用擔心老師。”
荀子笑著說道:“至庸,老夫的身體很好。此去趙國,若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還望你能剋制就儘量剋制。”
自己的這個關門弟子,荀子心中清楚,是個有本事的人。
遇到事情,秦至庸都不會發怒,是個老實人。可正因為是老實人,一旦爆發,才顯得可怕。
秦至庸說道:“我在修學的道路上,受到的委屈不少。只要沒有到絕境,我是不會動手。請老師放心,我秦至庸不殺人。”
使團的車馬緩緩出了都城,向趙國的方向趕去。
韓非說道:“老師,小師弟……太善良。我怕他會被別人欺負……”
稷下學宮裡,並不是只有儒家,還有墨家,陰陽家,農家,法家等學派。
為了各自的道統和思想主張,各家學派相互辯論,有時候各家學派的弟子們還會大打出手。
半年前,一次論道會上,韓非以嚴密邏輯闡述法家的學說,辯駁得齊國三王子啞口無言。可以說是狠狠地落了三王子的面子。
當時,韓非就說了,自己的這些法家的思想理論,是來自小師弟秦至庸。
三王子頓時就把秦至庸記恨上,認為讓自己出醜的罪魁禍首,就是秦至庸。
只不過秦至庸是荀子的關門弟子,就算他是齊國三王子,也不敢明目張膽報復。
秦至庸是荀子的學生,算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與人為善,可是不喜歡他的人,依然大有人在。
比如說墨家的人,就非常排斥儒家。墨家弟子,肯定就不會喜歡秦至庸。哪怕秦至庸對墨家思想沒有任何偏見,甚至還非常敬佩墨子。
墨家,是華夏自然科學的源頭。
秦至庸性格隨和,不和任何人結怨。可是,秦至庸又堅守著自己的底線,恪守心中的“道”。就算秦至庸是小師弟,但是李斯和韓非打心裡敬重他。
荀子看了韓非一眼,平靜地說道:“善良不會受到欺負,弱小才會受到欺負。你小師弟答應了不殺人,老夫就放心了。”
李斯和韓非對視了一眼。
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莫非小師弟是一位武藝強者?
秦至庸的心性,品行,李斯和韓非都有所瞭解。可是他們對秦至庸的瞭解依然只是冰山一角。
荀子是秦至庸的老師,他對秦至庸的瞭解,肯定更多。荀子現在練的養生功,就是秦至庸傳授的。
荀子不會武功,可是以他的心境和智慧,一眼就能認出來,養生功絕對是健身養心方法的集大成者。
有了養生功法,配合儒家“安定”的心靈境界,荀子至少可以活到百歲以上。哪怕荀子不追求長生。
…………
善柔和秦至庸在使團中,都是不起眼的人,甚至可以說是被忽略的人。
秦至庸的作息規律,不輕易離開使團,讓善柔沒有絲毫下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