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諸侯們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被迫輸來其間。也難怪漢朝皇帝用黃金頗為大方,娶個皇后就動輒萬金。
更有意思的是,其中小部分黃金,居然還是外匯!
中臧府令道:“來自西域,胡人貪慕虛榮,喜好中原絲綢,自從漢宣帝后,胡商於玉門、敦煌以金購絲,每年都能得上百金。”
他還向第五倫展示了來自安息、大夏、大秦國那些刻有人面和字母的金幣,不少金餅就是用它們融了重鑄的。
當然,絲路在王莽執政後就因為西域各國叛亂而中斷了,外匯已絕。
但王莽宣佈持黃金犯法,又在州郡上收了一次,如此一來,天下黃金就基本集中在了朝廷。
若是加上黃門、鉤盾、中尚方等處用於雕飾的金子,總數只怕有六十萬斤。太平時節,一個金餅大約值萬錢,如今貨幣系統崩潰,銅錢貶值,但黃金價值尚在,是和絲布、糧食一樣的硬通貨。
第五倫只感慨自己何其幸運,遇上了中央黃金儲備極盛之時,而這些黃金,王莽跟留著能下兒似的,總不捨得用,現在統統便宜了第五倫!
第五倫只想跟支援了綠林、赤眉無數甲兵裝備,又給自己留下如此多糧食金帛的運輸大隊長王莽由衷說一句。
“謝謝啊!”
……
第五倫聽說,當年漢高祖劉邦在楚漢相爭中被項羽打得四處逃竄,謀士陳平建議,用黃金拉攏腐蝕項羽手下的大臣。劉邦欣然同意,一下子拿出四萬枚金餅,給陳平隨便用,不問去處。
果然金子的魅力是巨大的,項羽手下不少謀士大將紛紛被離間策反,成就了劉邦的大業。
而漢武時,大將軍衛青在漠南痛擊匈奴,劉徹一高興,一下子給全軍將士賞賜二十萬斤黃金。
正所謂賞不逾時,入夜時分,任光、第八矯已經從各官署和天祿閣完成籍圖書的任務歸來,第五倫讓他們算了一筆帳。
“加上族兵,我麾下大概仍有大概四萬人。”
“保底的犒賞,一人一枚金餅,外加共工府所藏絲布一匹,人人皆不能少。”
“立下功勞的部曲,再加一匹絲布。”
“隨我西來的八百軍吏,按照功勳不同,少者五枚,多者十枚。”
至於軍司馬職位以上的高階軍官們,犒賞就更多了。
如此一來,就去了十萬金,以及共工府幾乎所有尚存的絲布——不少是王莽準備用來娶新皇后用的聘禮呢!三軍將士得抱許久才能抱完。
黃金第五倫得省著點,因為短期內難以再得,用一枚少一枚,絲布則多發些,往後佔了地盤鼓勵桑麻,還能源源不斷地織出。
但還有個問題,任光提醒第五倫道:“王莽亦拿出十餘萬金犒賞北軍諸校,聽說每人能分得四金。從共工府運出的黃金足份,到了前線卻減少大半,等發到士卒手中,最多隻有半枚金餅,甚至有人一無所獲,故而怨恨,不肯奮力作戰,我軍方能輕易渡渭。”
不患寡而患不均,賞罰不公平是會出大事的。但就第五倫這隊伍,若像王莽一樣傻乎乎地任由下頭人自己發,人性貪婪一發作,指不定就會重蹈覆轍。
所以第五倫想到了一個極其笨拙,卻絕對有用的法子。
“我親自發!”
第五倫道:“第一批,先發保底的一人一金,從明日開始,我帶人載著黃金去巡視各部曲,務必親眼看著金餅,發到每個士卒手中!”
四萬人啊,而且駐地還不在一起,這意味著第五倫得繞著常安跑一大圈,確實是太麻煩了。
但欲取天下,能嫌麻煩麼?
第五倫雖得驅逐王莽的大義,但既然選擇不依靠漢旗,傳檄而定這種事,就基本與他無緣了,每一塊地盤都得用武力硬打,用智謀略取。在這條艱難的路上,他最大的倚靠,還是兵強馬壯!
發犒賞贏軍心這考題,老王莽做過,卻不知解法,亂寫一通,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