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劉備沉溺於兒女情長,富貴榮華之中,眼看一年過去了,竟然從來沒有提及要回荊州。
當然,這種事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是《演義》故意渲染的情節。
這時,無所事是的趙雲也急了。於是趙雲便拆開了第二個錦囊。
看過錦囊後。趙雲依計而行,徑直去見劉備說:“軍師派人來報,曹操起兵五十萬直逼荊州,要報赤壁之仇,請主公速回。”劉備則是說道:“這事要跟孫夫人商量一下。”趙雲說:“跟夫人商量估計就走不了了。”劉備則是說他自有道理。
於是,劉備來到了後園,見了孫夫人,暗暗垂淚。孫夫人問其緣由,劉備說:“荊州有難,我得回去,但又捨不得你。”孫夫人則說:“我既然已經嫁給了你,自然會跟你走的。”於是二人就商定,在元旦那天假借到江邊祭祖,然後趁機逃走。
元旦那天,劉備與孫夫人在趙雲的護衛下,離開了南徐往江邊出發。孫權因為與眾官喝酒,爛醉如泥,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劉備帶著孫夫人逃走了。
這時,孫權大怒,急忙命令陳武,潘璋火速帶兵追拿。程普則說:“陳武,潘璋見了孫夫人,肯定不敢下手拿人。”孫權聽了更加生氣,於是直接將佩劍交給了蔣欽,周泰,令他們去取劉備和孫夫人的人頭。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是《演義》的虛構情節,孫權根本不可能派人去取劉備和孫夫人的人頭的。這對戰局是不利的。再說孫權不會連親妹妹也不放過的。
且說,劉備等驅車到達了柴桑地界,就見徐盛,丁奉在前攔截,陳武,潘璋從後追來。這時的趙雲便將第三個錦囊拆開。劉備看後,依計而行,便把周瑜美人計將自己騙到東吳,並欲加以謀害的事,一一說給孫夫人聽了,並請孫夫人幫忙解圍。
孫夫人這時捲起了車簾,並對吳將大罵道:‘“我奉母親,兄長旨意,跟隨夫君到荊州去。你們倒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想造反不成?”四個人聽後,連連賠罪,退至路邊,讓他們過去。
這一段真是東吳版的華容道。
等蔣欽,周泰趕到,劉備一行人已經走遠了。蔣欽叫徐盛,丁奉飛報周瑜,讓他從水路駕快船去追,只剩下四人繼續從岸上追趕。劉恩比等人來到了江邊,見後面追兵將至,正慌亂間,忽見江岸停了二十餘艘商船,大家連忙上船。
就在這時,船艙中走出一人,綸巾道服,於是諸葛亮,劉備這才知道傳中的商人都是荊州水軍,於是放下心來。待蔣欽等人馬趕到,船已離岸很遠了。蔣欽令弓箭手放箭,但已經毫無作用。
這時,周瑜率領大批戰船追來。諸葛亮則是令船靠岸,向北速逃。周瑜上岸猛追,忽見關羽,黃忠等領兵殺出,只好退回船上。這時荊州士兵齊聲高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大怒,箭瘡崩裂,當場昏倒。
這就是《演義》上講得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雖然“孫劉聯姻”這件事在三國正史上沒有具體的記載。但是《演義》上則是大書特書了一筆。
所以作者推斷,劉備是去了東吳見孫權了。可不是為了聯姻的事。可能是為了荊州的事。
劉備去東吳面見孫權。在這件事上,周瑜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周瑜曾得知此事後,馬上寫信給孫權,堅決表示反對劉備要對荊州作手腳。
他在信中說劉備不是池中之物,如今把荊州交給他等於是養虎為患,早晚劉備必成東吳的勁敵。
所以,周瑜建議孫權趁機將劉備軟禁在東吳,為他大興土木,並賞賜給他美女和其他奇珍異寶。然後再收編劉備部將,這樣天下就可以定了。
這是周瑜寫給孫權的建議,但是沒有被孫權採納。
孫權當然有自己的想法了。
孫權則是為了鞏固孫劉聯盟的基礎,以抗衡北方強大的曹操。
所以為此他沒有軟禁劉備,但也沒有將荊州給他。
所以劉備回去後才知道了其中的內幕,為此他感慨萬千,自己差一點就栽在了周瑜的手中,這使他意識到有周瑜在自己很難從東吳那裡討到便宜。
正當劉備為周瑜之事煩惱之時,周瑜病故的訊息突然傳來。
那周瑜是怎樣死的呢?
《演義》和正史上的記載又有什麼不同呢?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正史上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敬請期待正史給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