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塬依舊是天不亮就起床。
不過,倒是不用再如早朝那般摸黑。
吃罷早飯,從容地沐浴更衣之後,乘坐禮部提前送來的車駕,來到宮中,天色已經亮起。
奉天殿前。
四周儀仗肅穆,百官列隊整齊。
皇帝陛下一身袞冕,入奉天殿。
吉時來到。
莊重的禮樂之聲響起,持續半刻多鐘,樂聲停止。
禮部尚書錢用壬出列上前,接過禮官送上的冊封詔書,朗聲宣讀:“朕荷天地百神之佑,祖宗之靈,當群雄鼎沸之秋,奮起淮右,賴將帥宣力,創業江左。今中原已定,海宇清肅,虜遁沙漠,大統既正,黎庶靖安,正當論及武功,以行爵賞。朕今有子七人,即位之初,已立長子標為皇太子,諸子之封,本待報賞功臣之後,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念及諸子年幼,品性未立,更無寸功,今日止封四人,皆授以冊寶,設定相傳,官屬及諸禮儀,已有定製。於戲!奉天平亂,實為生民,法古建邦,用臻至治。故茲詔示,鹹使聞知。”
錢用壬讀完冊封詔書,又是一番禮樂聲中,禮官引領太子殿下並即將冊封的四位少年由奉天殿東門進入大殿。
禮樂聲止。
另外一邊,一眾內侍已經捧了冊寶等在一批。
禮官唱贊聲中,皇帝陛下次子朱樉走向御前,依禮而拜。
大殿很大。
遠遠等待的朱塬只聽到‘封皇子樉為秦王’的聲音,然後是長長的讀冊時間。
每一位王爵的冊寶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詔書。
讀冊結束,又是讀寶。
王爵大印上的文字,也要當中宣讀,以示鄭重。
讀冊並讀寶結束,則是丞相以冊寶跪授秦王,冊封正式完成。
接著便是朱棡。
既然朱樉如同曾經那樣成為秦王,記得早前和老朱提過,那麼,不出意外,朱棡應該就是晉王,當下身後某個今年才八歲的少年,大機率依舊是靖江王。
朱塬好奇的是……自己呢?
按照規矩,郡王肯定是兩字字首,自己名義上繼承的是老朱二哥盱眙王一脈,盱眙是朱氏的祖籍所在,將盱眙的名字冠給自家二哥,可見老朱對這位兄長的親近,要知道,因為親疏緣故,老朱的兩位姐姐,一個是高高在上的曹國長公主,另一個,就只是普普通通的太原長公主。
曹國與太原,一個郡國,一座城池,可見差距。
還有,老朱追封長兄的南昌王,相比更多是懷念的盱眙王,這個……就是朱文正實實在在掙出來的功績。
南昌就是洪都。
若是朱文正沒有走錯,這一次的冊封,大機率同樣是‘南昌王’。
朱塬思緒飄飛見,果然朱棡再次的‘晉王’之後,就輪到了自己。
穿著七章冕服的朱塬走到御座前,按照禮官引導,向老朱施禮過後,轉向御座西側。
大殿內。
皇帝陛下、太子殿下和觀禮官員的共同注視之下,禮官拖得長長的響聲音迴盪著響起:“封皇侄孫塬為明州王。”
明州王!
大殿內外,禮官唱出名稱的一瞬間,很多人都是一怔,隨即又覺得理所當然。
朝廷的少年平章,當下的明州郡王,其功業之重,恰好,就在明州。
不過,理所當然之後,又有人察覺到了另外一件事。
明州。
大明!
國號‘大明’,起於‘明州’,這……難道也是某種上蒼的安排嗎?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