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兩個字,背後卻涉及組織漁民、建造船隻、修繕港口、勘測魚情、繪製輿圖等方方面面。
這還只是兩人的初級任務。
朱塬的期待其實更多一些,比如,廣州和泉州對應的兩座大島,必須重點經營起來。
畢竟南邊不如明州。
昌國諸島向外綿延兩百餘里,對於這個年代而言,等於提供了諸多天然的港岸,最大程度保障漁民安全。而且,舟山漁場本身又是中國沿海最大的漁場,再加上朱塬的親自經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皆全。
福建和廣東,朱塬不怎麼熟悉,但相對來說,想要開展大規模海捕,近海沒有那麼好的條件,就只能發展遠海捕撈。
這還不是幾百年後的遠海捕撈。
當下,離開海岸兩三百里,就已經算是遠海。
巧合的是,那兩座大島,恰好就在相應的位置上,以這個年代的生產力水準,只要把兩座大島經營起來,只是沿島嶼周邊發展海捕,就足夠有相當可觀的收穫。
再說明州。
朱塬的接班人有三個,劉璉、姚封和方禮。
因為海運和海捕的成功,朱塬月初時已經替他們向老朱請功,並且申請重新設定了營海司的官職。
三人都晉升了兩級。
各自從之前正五品的營海司郎中,提升到新設的正四品營海司僉事,品級與知府相當,只差了吳良和胡惟庸一級。
接下來,就是朱塬離開後,誰來主事的問題。
朱塬私下斟酌的結果是姚封。
原因很簡單,和山東那邊兼領營海副使的和淮一樣,都是‘技術官僚’。
這方面,勤奮好學又很樂意接受各種新式學問的劉璉其實並不差,也願意知行合一,不過,劉璉過於剛直的性格,沒有他的壓制,很容易過猶不及,妨礙到其他人具體做事。
朱塬甚至考慮,自己離開時,是不是把這位也帶回金陵,免得在這邊讓大家太束手束腳。
暫時還沒有決定。
再就是方禮。
當初老朱派方禮過來,主要是為了協調召集逃散的方家舊部。
方禮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不僅如此,這幾個月來,對於朱塬分派的其他工作,方禮也都是兢兢業業,就像之前的夏汛海捕,從五月初到六月中旬,方禮在海上一漂就是一個多月,功勞苦勞都不缺。
更何況,還有方傢俬下里對朱塬的投效。
如果不是老朱打岔,朱塬甚至希望把方禮打發到福建或廣東,單獨經營一省。相比剛上手的吳良和胡惟庸,方禮的才能雖然不及劉璉和姚封,但畢竟熟悉營海司的各種運作流程,外放出去,朱塬相信方禮大機率會比吳良和胡惟庸做的更好。
現在,兩個坑都被佔了,方禮怎麼辦,也就是個問題。
三位之前的營海司郎中,當下的營海司僉事,如果並列在朱塬之下,還沒什麼,但,各自功勞都不差的情況下,朱塬讓姚封接替自己,哪怕理由很正當,也難免會讓另外兩人有想法。
實在不行,朱塬就打算把方禮也一起帶回金陵。
今後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不會缺少安置方禮的位置。
無論如何,這件事很重要。
兩世為人的經驗讓朱塬堅定一件事,這世界,大到國家,小到家庭,從來都是因人成事的。
人事,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