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位骨幹,還有朱塬最近幾個月設定的各種部門和公司,管理架構也需要儘快完善起來,確保自己返回金陵後,也能運轉自如。
這些依舊是各種繁瑣到不能再繁瑣的事情。
早上九點鐘開始工作,直到這一天的太陽落山,朱塬回到營海使府邸,還要繼續翻看剛剛做出來的一份統計檔案。
六月二十到七月二十,明州海洋發展集團下屬的海捕團隊,在這個相對澹季的魚獲收成。
朱塬之前的目標,哪怕到了澹季,每月的魚獲也要達到10萬擔。
當時覺得這個目標已經不低,10萬擔魚獲,作為口糧的話,足夠養活十多萬人,明州的海軍都督府和營海司,可以全包。
實際是,過去一個月,海捕團隊的各種魚獲收成總和,達到了13萬擔。
超額30%完成任務。
朱塬高興之餘,也不得不謹慎起來,詳細翻閱了各種魚獲的收成,又招來一些吏員和漁民詳細詢問,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比如,遍佈昌國多個島嶼的一種泥螺,列表裡足足有1.7萬擔。
這就是170多萬斤。
朱塬之前嘗過這種泥螺,個頭不大,四五月份的泥螺最為肥美,味道也不錯。
問題是,短短一個月時間,搜刮了170多萬斤,這就有些過頭了。
既然發現了問題,朱塬當場把一干負責人召來,詳細闡述了一番‘不能竭澤而漁’和‘可持續發展’等概念,要求海捕團隊立刻停止對泥螺的採捕。
同時,還讓劉璉等人再赴海上親自勘探,確定各種魚蝦、貝類、海菜等物產的捕撈標準。
大概就是,不能過量,不能捕撈太小魚類,以及,若是繁殖期,也要收斂。
其實明州外海的各種漁汛,魚群聚集的目標都是為了繁殖,但當下,對於大小黃魚,和今年冬天將會展開捕撈的帶魚之類,因為體量足夠大,暫時還不需要收斂。
但,其他海洋生物,現在就需要保持節制了。
還說各島灘塗上的泥螺,採捕實在方便,如果不懂得剋制,一味地追求產量,或許三五年之後,也就不會再有什麼產量。
朱塬同時還想到了人工養殖的問題。
海魚暫時還不太容易,但,這種生活在灘塗上的貝類,或許可以專門劃出地界,嘗試專門的養殖,至少,透過人工的干預,提高一下產量。
臨時發現的問題,處理花費了大半個時辰。
朱塬回到內宅,還是按照他個人的計時標準,時間又已經是晚上的八點多鐘。
天熱,沒什麼胃口,先去洗了澡,回到鋪了冰塊的涼爽正屋緩了緩,才在身邊女人的催勸下吃了些東西,隨後直接轉去臥房休息。
睡前產生了某個念頭。
下場雨吧。
又連忙打消。
別下。
明州這邊還好,北部,杭州灣的對面,蘇松等府,這些日子已經雨水成災,再往北,只隔了一條大江,以揚州府為代表的淮東地界,卻又是大片大片的乾旱。
再加上各地還在持續的大小戰事……
糟糕的年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