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亂,亂的不僅僅是朝廷,更是人心。
先有士宦相爭,外戚敗落,引得涼兵入京,整個洛陽變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後有董卓專權,平民百姓,受盡兵災苦楚,公卿仕宦,惶惶不可終日。
接著,諸侯會盟,興兵討董,到頭來,卻見諸侯互相攻殺。
後來,董卓受誅,李催、郭汜反攻長安,驅呂布,殺王允,屠城三日,長安城中,閭里短巷滿積屍,天階踏盡公卿骨。
整個大漢,似乎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宦官外戚倒臺,名士化身軍閥,武人成為暴徒,道德觀念崩塌。勢利相爭,兄弟鬩牆,親友成仇,賢良受戮,蒼生遭塗炭,社稷成荒丘,與此同時,還誕生出了許多許多亂世中的怪物。
治亂相續,朝代更迭,是歷史必然的軌跡。就像不管聽多少聲“萬歲”,依然沒人能夠長生不老,江山,也一樣。
如今的大漢,便已是名存實亡,接下來的,就是最終歸屬的問題了。
所以,看明白這一點且野心勃勃的袁術,心急火燎地向著他的鄰居楊越,亮出了屠刀。
“袁術欲使呂布為先鋒,不日將來攻我,主公還須早作定奪啊!”徐庶向楊越說道。
看著手中的軍報,楊越不禁嘆了口氣,說道:“唉!又要打仗啦!”
……
雍涼,郿城。
馬騰大營,一個布衣赤甲的黃髮少年,手執自敵方奪下的武器,獨自守在轅門前,擋住了一眾追兵。
少年已經奮戰很久了,他身上多處受傷,天地之力所凝成的鎧甲在敵人不斷的攻擊下,也已變得殘破不堪,但少年卻不曾後退半步。他的兵刃上白光閃爍,雙眼中殺氣凜然,駭人的氣勢逼迫著圍攻他的敵軍們,使之不敢再上前一步。
對面,梁興見此情形,不禁疑惑地向少年問:“龐校尉!你原也只不過是一介降將,何至於做到如此地步啊?
韓遂的襲擊非常突然,馬騰被殺的措手不及,只好率輕騎逃走。為了讓自家將軍順利逃生,黃髮少年道了一句“容某死戰,為君奪路”,便義無返顧的衝出來斷後。
之後,便出現了轅門前的那一幕。
抬頭瞧了一眼對面的梁興,筋疲力竭的少年怒聲吼了一句:“背信棄義之徒,焉知我輩!”
見此,梁興便不再說話,只揮了揮手,包圍住少年的兵士們,便再度一擁而上。
……
冀北,龍湊。
鼓聲震徹沙場,袁軍發起了最後一次衝鋒,對面,公孫軍的前軍陣形已經崩潰,一時之間,兵敗如山倒,士卒們全都在爭相逃命。
“大哥,敗局已定,事不可為,我們還是先向後撤退吧!”
軍陣的後方,一名玄甲持矛的黑臉少年對著身旁的大耳少年如此建議道。
“不可,公孫將軍尚在前方,我豈能只顧自己的安危,獨自撤離呢!”大耳少年沒有絲毫猶豫的搖了搖頭,當即拒絕了這個提議。
旁邊,一個赤面青袍的少年催馬上前,對著二人言道:“事急矣,請兄長與翼德速速去接應公孫將軍,追兵羽自去抵擋。”
言罷,少年不顧一旁伸手欲對其阻攔的兄長,拍馬提刀,便朝著前軍奔去。
青袍少年單人獨騎,奔上一處高坡,正好迎上了潰退下來的前軍,他橫刀攔住一名慌慌張張的敗卒,問道:“敵軍主將何在?”
那敗卒只匆匆向著敵陣中一指,然後便頭也不回地逃命去了。
順著敗卒所指方向望去,少年正好尋見了敵陣之中繡袍金甲的主將,他不由地微眯起鳳目,然後默默地將長刀拖到了馬後。
一瞬之間,青色的光芒,籠罩了少年周身,激發出無窮的殺氣。
伴著一聲大喝,馬蹄塵起,青袍少年乘坐騎自高坡一躍而下,一路逆著敗逃的人流奔行飆進,恰如暴風雨海面上的一葉孤舟,又快似一支離弦的利箭,直衝敵陣而去。
……
徐州,小沛。
呂布營中,軍士們盡皆全裝慣帶,持戈執戟而立,整個隊伍軍容整齊,森然有序。
金冠銀甲的少年將軍,正一邊帶著人檢閱軍隊,一邊炫耀著:“使者觀我之軍士,雄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