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答曰:“將軍麾下,真乃虎狼之士也,只要將軍出戰,必能建功,到時袁公定會欣然嘉獎的。”
“出戰?我亦欲如此,可惜……虎狼無食果腹,亦難有為啊!”少年將軍轉而說道:“前次,袁公許我之糧馬,至今未曾得見。無糧無馬,讓我如何出戰哇?”
“袁公一向講究公平公允,將軍沒有戰功,袁公又如何有理由獎賞將軍呢?”
“哦~!那請教使者大人,是不是我擊敗了楊越,袁公便定會施捨於布了呢?”
少年這一句中不善的語氣,令使者一時語塞。
“呵呵!也對,區區寒門,一介武夫,如何配被看得起!丁原、董卓驅我為鷹犬,王允視我如刺客,袁紹畏我,佯裝親近,轉而相害,各路諸侯,遇我如遇瘟神,避之猶恐不及。”少年不禁冷笑道:“所以,布有今日,皆自馬上取來,無一是得自他人之施捨。”
“呂將軍!”意識到情況不妙的使者立刻叫了起來。
“拿下!”
一聲令下,隨行計程車兵立即出手,將使者擒住。
“將軍,袁公兵多將廣,中原之內,已無敵手。將軍不可自誤!”被擒住的使者一邊掙扎,一邊厲聲喝道。
“自誤?袁公路恃軍強盛,自以為勢大,便想欺辱到我頭上。哼!一介鼠竄之輩,也敢如此?且待我破之,再看他如何誤我!”
言罷,少年躍上赤兔馬,轉向嚴陣以待的將士們。
“兒郎們,隨我出征!”
少年手中畫戟一揮,紅光閃現,赤兔嘶鳴,號令響徹整個大營。
“擊袁!”
……
江淮,下邳。
將軍府,議事堂,文臣武將,齊聚一堂。
“主公,您下決心了!”
徐庶捕捉到楊越臉上決然的神色,不禁大喜道。
楊越對他點了點頭,然後向著堂內的眾人說道:“自廣陵起兵以來,吾親眼目睹天下崩壞,世道淪喪。是故我龜縮江淮一地,向來無進取之心,不求其他,惟願太平。這些年來,楊越有幸得諸君相助,方能保江淮一地之寧。然則……”
楊越拿起手中軍報傳示眾人,同時繼續說道:“今世之亂,實難獨善也。戰事不日將臨我江淮,楊越也才始悟,一味守成下去,只有敗亡一途而已。”
“昔日,我之宗族眾多,向逾兩百,可自中平以來,十年之間,或亡於人禍,或死於天災,三者去其二,吾常為之痛心。可是,這天下失親喪族者,又豈獨我一族哉?”
“自黃巾之亂以來,諸將割據,中原混戰,家家有伏屍之痛,室室聞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或舉族而喪,又有天災相繼,人民相食,天下十室而九空,百姓久苦矣。”
“現在,是時候結束這一切了!諸君,我意已決,即日起整兵備戰,討不臣,伐袁術,誅無道,靖中原,還我漢民,一個太平天下。”
“越,願與諸君攜手,將這亂世……”
楊越站起身,“倉啷”一聲拔出佩劍,狠狠地刺於木案之上,然後慷慨道:
“終了!”
言畢,楊越周圍光華大現,天地之力迅速凝結,化作銀鎧黑氅,浮現於身。
光芒閃過後,大堂上再沒了江淮之地的守成州牧,取而代之的,是一名意氣飛揚的少年將軍。
……
興平四年,正月,韓遂背盟,夜襲馬騰營,龐德戰死郿城。五月,袁紹伐鄴,公孫瓚敗退幽州,關雲長斬顏良於萬軍叢中。
同年,袁公路舉兵,欲圖江淮,呂布倒戈,襲壽春,中途為曹操所截,擒殺之。十月,楊越大破袁術於淮水。
興平四年,在這多事之秋的一年裡,楊越終於學會了如何使用天地之力。
欲求天地之力者,必悟天地之精神。
天地精神者,謂忠,謂義,謂勇,謂仁,英烈之風,凜凜之氣,沛乎蒼冥之間,充塞六合之內,至大而無垠,長存而不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