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河是個純粹的壞種,他從始至終都在暗示並強調,像陳蒼這種沒有背景的野孩子不配擁有任何美好的東西。
什麼都沒有的人,是一定會歇斯底里的。
所以陳蒼的復仇結局哪裡不好?它特別好!
它完全展示出了一個人,一個極其稚嫩的少年,是如何被異化成鬼的。
殺人先殺己,事實上,割裂的三年後劇情,方星河是在寫一個鬼,而不是陳蒼,陳蒼已經死了!
又或者說,早在很久以前,陳蒼就已經瘋了。
你們感受一下後半段的文字,單數章的行文一點點失去溫度,向雙數章靠攏,除了視角上的區別,後面其實已經沒有單雙分別了。
而在全書中,所有的人都在被異化,沒有任何一個例外。
樓夜雪本質上就是剛剛被異化的陳蒼,父母雙亡,受人欺負,性格偏激,鑽牛角尖,在最後那段時間裡,她的言行一直向從前的陳蒼靠攏,方星河沒寫陳蒼剛剛變成孤兒時是什麼樣子的,但是透過樓夜雪為我們展示出來了。
這種殘酷,隱秘而哀傷,冷入骨髓。
可是當你們為她感到惋惜的時候,當你們沉溺於校園愛情的時候,能不能再往深看看?
多看一點,然後我們將猜測沉向更加黑暗殘忍的深淵——
或許壓根就沒有什麼樓夜雪!
這一切只不過都是陳蒼的幻想,是他的自我救贖,樓夜雪是想要拯救自己的陳蒼潛意識的具象化!
蒼夜,黑暗的夜空。
樓夜雪,小樓,夜空,地上一層皚皚白雪。
黑暗的天空和地上的白雪交相輝映,夜空更加深沉了,雪也更加素淨了。
可兩者在畫面中,是同為一體的!
如果從這個角度展開思考,就能解釋很多書中的微弱違和之處。
你們看,樓夜雪剛一轉學過來,就主動跟陳蒼搭話,面對他的抗拒,樓夜雪一再努力,積極到過分的程度。
她可是大城市來的富家女啊。
為什麼一見面就對陳蒼如此鍾情,甚至不惜放棄驕傲,也要幫助他?
再讓我們注意一下真正的細節:全文的時間線應該是一年半,但是,方星河偏偏沒有寫樓夜雪過生日的場景。
她的生日哪裡去了?
一對青年戀人,居然不過生日?
方星河寫了很多相處的甜蜜細節,獨獨沒有生日,這簡直太不合理了。
還有樓青山和陳蒼的唯一一次對話:‘那天就在你家裡,你現在住的老房子,你和小雪才那麼大一點,你看著她不敢上前,一動不動,小雪主動衝過去喊你哥哥,想跟你一起玩……’
可是陳蒼對此分明沒有任何記憶!
他聽到這句話,沒有任何反應。
青梅竹馬的小女孩,哪怕完全不記得了,是不是該震驚一下?
三歲多的孩子肯定已經記得一些事了,方星河明確寫過,陳蒼是一個聰明且記性很好的人,他記仇也記愛。
他不應該對樓夜雪沒有絲毫印象的,而樓夜雪也從未提到過兩人小時候就在一起玩的事實,正常來講,樓青松至少應該跟她提到過,你們倆小時候就認識。
結果,都沒有。
還有樓夜雪堅持要告下去時,講的那段話——
是,他拿走的不是我所擁有的一切,但他毀掉了我們兩個人的尊嚴!如果不能有一個結果,去向所有人證明我是被迫的,我還怎麼堂堂正正的愛你?
這不對,這太陳蒼了,像極了陳蒼持之以恆踹樓下大門的堅持和執拗。
而且情緒落點是尊嚴,奇怪,太奇怪。
再有,樓青松和樓夜雪母親的死亡,極其突兀,過度也特別簡略,好像他們倆的死亡自然而然,本來就該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