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作亂,聞其高行,遣使徵之,紹宗稱疾固辭。又令唐之奇親詣所居逼之,竟不
起。敬業大怒,將殺之。之奇曰:“紹宗人望,殺之恐傷士眾之心。”由是獲免。
及賊平,行軍大總管李孝逸以其狀聞,則天驛召赴東都,引入禁中,親加慰撫,
擢拜太子文學,累轉秘書少監,仍侍皇太子讀書。
紹宗性淡雅,以儒素見稱,當時朝廷之士,鹹敬慕之。張易之兄弟,亦加厚
禮。易之伏誅,紹宗坐以交往見廢,卒於鄉里。
韋叔夏,尚書左僕射安石兄也。少而精通《三禮》。其叔父太子詹事琨嘗謂
曰:“汝能如是,可以繼丞相業矣!”舉明經。調露年,累除太常博士。後屬高
宗崩,山陵舊儀多廢缺,叔夏與中書舍人賈太隱、太常博士裴守貞等,草創撰定,
由是授春官員外郎。則天將拜洛及享明堂,皆別受制,共當時大儒祝欽明、郭山
惲撰定儀注。凡所立議,眾鹹推服之。累遷成均司業。久視元年,特下制曰:
“吉凶禮儀,國家所重,司禮博士,未甚詳明。成均司業韋叔夏、太子率更令祝
欽明等,博涉禮經,多所該練,委以參掌,冀弘典式。自今司禮所修儀注,並委
叔夏等刊定訖,然後進奏。”
長安四年,擢春官侍郎。神龍初,轉太常少卿,充建立廟社使。以功進銀青
光祿大夫。三年,拜國子祭酒。累封沛國郡公。卒時年七十餘。撰《五禮要記》
三十卷,行於代。贈兗州都督、修文館學士,諡曰文。
子縚,太常卿。
祝欽明,雍州始平人也。少通《五經》,兼涉眾史百家之說。舉明經。長安
元年,累遷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館學士。中宗在春宮,欽明兼充侍讀。
二年,遷太子少保。中宗即位,以侍讀之故,擢拜國子祭酒、同中書門下三
品,加位銀青光祿大夫,歷刑部、禮部二尚書,兼修國史,仍舊知政事,累封魯
國公,食實封三百戶。尋以匿忌日,為御史中丞蕭至忠所劾,貶授申州刺史。久
之,入為國子祭酒。
景龍三年,中宗將親祀南郊,欽明與國子司業郭山惲二人奏言皇后亦合助祭,
遂建議曰:
謹按《周禮》,天神曰祀,地祇曰祭,宗廟曰享。大宗伯職曰:“祀大神,
祭大祇,享大鬼,理其大禮。若王有故不預,則攝位。凡大祭祀,王后不預,則
攝而薦豆籩,徹。”又追師職:“掌王后之首服,以待祭祀。”又內司服職:
“掌王后之六服。凡祭祀,供後之衣服。”又九嬪職:“大祭祀,後稞獻則贊,
瑤爵亦如之。”據此諸文,即皇后合助皇帝祀天神、祭地祇,明矣。故鄭玄注《
內司服》雲:“闕狄,皇后助王祭群小祀之服。”然則小祀尚助王祭,中、大推
理可知。闕狄之上,猶有兩服:第一禕衣,第二搖狄,第三闕狄。此三狄,皆助
祭之服。闕狄即助祭小祀,即知搖狄助祭中祀,禕衣助祭大祀。鄭舉一隅,故不
委說。唯祭宗廟,《周禮》王有兩服,先王袞冕,先公柷冕。鄭玄因此以後助祭
宗廟,亦分兩服,雲:“禕衣助祭先王,搖狄助祭先公。”不言助祭天地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