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革舄,集上書囊以為殿帷,何太儉也!信有此乎?”植對曰:“良史所記,必
非妄言。漢興,承亡秦殘酷之後,項氏戰爭之餘,海內凋弊,生人力竭。漢文仁
明之主,起自代邸,知稼穡之艱難,是以即位之後,躬行儉約。繼以景帝,猶遵
此風。由是海內黔首,鹹樂其生,家給戶足。迨至武帝,公私殷富,用能出師徵
伐,威行四方,錢至貫朽,谷至紅腐。上務侈靡,資用復竭,末年稅及舟車六畜,
人不聊生,戶口減半,乃下哀痛之詔,封丞相為富人侯。皆漢史明徵,用為事實。
且耕蠶之勸,出自人力,用既無度,何由以至富強!據武帝嗣位之初,物力阜殷,
前代無比,固當因文帝儉約之致也。”上曰:“卿言甚善,患行之為難耳。”
憲宗皇帝削平群盜,河朔三鎮復入提封。長慶初,幽州節度使劉總表以幽、
薊七州上獻,請朝廷命帥。總仍懼部將構亂,乃籍其豪銳者先送京師。時朱克融
在籍中。植與同列杜元潁素不知兵,且無遠慮。克融等在京羈旅窮餓,日詣中書
乞官,殊不介意。及張弘靖赴鎮,令克融等從還。不數月,克融囚弘靖,害賓佐,
結王廷湊,國家復失河朔,職植兄弟之由。乃罷知政事,守刑部尚書,出為華州
刺史。大和三年正月卒,年五十八。植雖器量謹厚,而無開物成務之才,及喪師
異方,天下尤其失策。
倰,字德長。祖濤,大理卿孝公沔之弟也。濤生儀甫,終大理丞,即俊之
父。以門蔭由太廟齋郎調授太平、東陽二主簿。李衡廉察湖南、江西,闢為賓佐,
坐事沉廢。久之,復以選授宣州錄事參軍。觀察使崔衍奇其才,奏加章服,倰
辭而不受。李巽鎮江西,奏為副使,得監察裡行,又從巽領使,為河陰院鹽鐵留
後。入為侍御史,尋改膳部員外,充轉運判官。入為膳部郎中,充荊襄十道兩稅
使,賜金紫。遷蘇州刺史,理行為第一。轉潭州刺史、湖南都團練觀察使。湖南
舊法,豐年貿易不出境,鄰部災荒不相恤。倰至,謂屬吏曰:“此非人情也,
無宜閉糶,重困於民也。”自是商賈通流。入為戶部侍郎、判度支。
時倰再從弟植為宰相,倰性剛褊,恃其權寵,與奪任情。時朝廷以王承
元歸國,命田弘正移帥鎮州。弘正之行,以魏卒二千為帳下,又以常山之人久隔
朝化,人情易為變擾,累表請留魏卒為綱紀,其糧賜請度支歲給。穆宗下宰臣議,
倰固言魏、鎮各有鎮兵,朝廷無例支給,恐為事例,不可聽從。弘正不獲已,
遣魏卒還藩,不數日而鎮州亂,弘正遇害。穆宗失德,倰黨方盛,人不敢糾其
罪。罷領度支,檢校禮部尚書,出為鳳翔節度等使。不期歲,召為河南尹,時年
七十,抗疏致仕,詔以戶部尚書歸第。明年暴卒,輟朝一日,贈太子少保,諡曰
肅。倰居官清嚴,所至必理,然性介急,待僚屬不以禮節,恃己之廉,見贓汙
者如仇焉。
子巖,登進士第,闢襄陽掌書記、監察御史,方雅有父風。
常袞,京兆人也。父無為,三原縣丞,以袞累贈僕射。袞,天寶末舉進士,
歷太子正字,累授補闕、起居郎。寶應二年,選為翰林學士、考功員外郎中、知
制誥,依前翰林學士。永泰元年,遷中書舍人。袞文章俊拔,當時推重,與楊炎
同為舍人,時稱為常、楊。性清直孤潔,不妄交遊。內侍魚朝恩恃權寵,兼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