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捷克還有個太拖拉和斯柯達,可惜後來都被大眾收購了。
而這些東歐地區,可一貫是被德國和法國等汽車強國,視為自己的後花園的。
在這些國家市場上銷售的汽車,基本都是從德國,法國運過去的二手車。
沒錯,二手車~~~
而這次長城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看重的就是這些中東歐地區的市場。
因為他們也知道,如果直接進軍西歐地區。
那肯定會引起德國,法國這樣的造車強國的警惕和反對。
畢竟你這可是相當於直接去人家國內市場搶飯碗。
君不見,日本車都被他們聯手給搞成啥樣了?
日本車在德國就賣不動,在法國也銷量不咋地。
你以為真的是日本車幹不過他們嗎?
其實主要是因為關稅太重,搞得當地老百姓不願意買。
可如果你不去他們本地,直奔中東歐市場的話,那不就有廣闊天地啦?
而想要登陸中東歐地區,其實也是要講究技巧的。
比如不能直接去中東歐地區設廠,這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咱們以前也有公司,在某個過度開設過工廠,可惜最後就吃了大虧。
具體就不說了,否則容易引起和諧大神的關注。
所以這次他們很機智的把登陸點,選擇了北歐地區的挪威。
其實這也是很多國內車企的首選登陸地。
比如像理想這些電動車品牌,就首選在挪威登陸。
而之所以沒有選擇英法德這樣的西歐傳統強國登陸。
就是一方面考慮到政治因素,另外一方面則是考慮到,如果要是把對方惹惱了。
搞不好,人家會以各種名義,設定各種障礙來不讓你進入他們的市場。
與其那樣,而且咱們本來也沒把他們當做主要市場。
那就選擇挪威這裡登陸好了,首先是政治風險比較小。
其次就是,這裡也沒有太強大的汽車企業,而且當地老百姓對綠色環保理念很支援。
而且因為當地特殊天氣原因,純電汽車在當地一般都玩不轉。
像特斯拉,這樣的強敵,在這個國家基本就沒什麼市場。
而你說德國和法國品牌,因為沒有這種混合動力車型。
所以在環保理念這一塊,根本就沒法和他們能做到競爭。
比如理想屬於增程式電動車,而坦克300屬於混動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