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給駕駛員反饋的信心上,那就是不一樣。
比如百公里的高速上,你開德系車,可以很輕鬆,用兩根手指頭捏著方向盤,你都不發虛。
可如果開日系車,你兩手抓穩了方向盤,還得眼睛不能離開路面,盯得緊緊的。
這就是區別!
好的底盤,能夠給駕駛員,帶來非常足的信心。
當然這裡面做的最好的,就是美系車了。
而日系車,之所以能夠和德系車,和美系車叫板,其實靠的也就是省油,和後期的維修保養便宜這一塊了。
而以前,我們的傳統車企,對於底盤調教這一塊,其實是非常不重視的。
以為只要我底盤結構照抄那些歐美豪車,就應該能差不多了。
殊不知,這裡面的駕駛感受,可是有著天壤之別。
而我們在傳統造車領域,和傳統世界級別車企的差距,可還遠不止就是底盤調教這一點。
底盤調教只能說,是否能讓駕駛員有信心,或者體會到高階感。
而真正說道效能方面,還要看發動機和變速器的匹配。
而這方面,我們和世界知名車企差的那就更遠了。
本來我們就沒有自動變速器,所以想要用上AT變速器,就只能從愛信或者是採埃孚購買。
如若不然就只能找格特拉克,或者是博格華納購買技術,請人家幫咱們研發雙離合。
然後就是和發動機的匹配了。
雖然近些年雙離合變速器的技術,也比以前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可問題是,雙離合變速器因為天生的設計缺陷,所以在低速蠕形的時候,總是避免不了會有闖動感。
說白了,就是開著開著,突然感覺被人踹一腳。
這種感受就相當低端了,而CVT變速器就不會這樣,但CVT變速器有個致命缺點,就是不能承受大扭矩。
或者說,急加速是不行的。
真正完美的變速器,就只剩下AT變速器了。
而我們很多傳統車企,為了進入中高階車市場,也會高價從愛信和採埃孚手裡購買AT變速器。
可即便是,現在他們的車上裝配了這種變速器。
可在駕駛的時候,駕駛員卻依舊不能感受到像開裝配同樣變速器的日系車,和德系車那樣絲滑。
這又是為什麼呢?
而這裡面,就又涉及到發動機和變速器的匹配了。
你的發動機動力輸出,到變速器連結,扭矩變化範圍,這裡面可是有真多學問的。
什麼時候升檔,什麼時候降檔,這就非常考驗工程師的調教功底了。
而這就是人家德系車,和日系車的獨門絕活,從來不輕易外傳的。
所以哪怕你購買了人家的變速箱,就算這變速器是寶馬,和雷克薩斯用過的。
可你的發動機適配上之後,你卻根本就開不出人家寶馬動力隨叫隨到,源源不絕的感覺。
更開不出雷克薩斯那種縱享絲滑,加速細無聲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