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到了電動車出現之後,尤其是特斯拉出現之後。
一種聰明汽車的理念就體現了出來,比如車子會根據你踩油門的深度就知道你想要急加速,還是有其他的需求。
又或者,車子上的電腦系統非常聰明,你直接可以採用聲控的模式,就操控車子開啟空調,音樂啦等等,這種人車互動的可玩性。
就成另外一個是否夠高階,夠聰明的標識。
而在這方面,卻又恰恰是傳統車企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甭管是國內的車企,還是德國日本的車企,在智慧化人車互動這一塊,做的其實都是馬馬虎虎。
哪怕你是一百多萬的賓士,那車機系統也就是那個吊樣。
要麼就只能連線CARPLAY,不讓你用CARLIFE,反正只能讓你用蘋果,彷彿用安卓機的老闆,就不配開賓士一樣。
你說這樣的鳥系統,哪個老闆喜歡?
可是這些新來的網際網路造車企業就不一樣了,他們是最懂網際網路思維的。
他們最知道怎麼去查詢使用者的痛點,然後根據痛點出發來解決使用者的問題。
這就是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和傳統造車企業不一樣的地方。
他們更加靈活,也會更加迅速的調整自己。
而不是想老牌傳統車企那樣,我們車子就按這個模子造的,你們消費者要試著調整你們自己,來適應我們的車。
如果適應不了,那完全不是我們車企的問題,而是你們消費者太蠢了。
而這種車企的典型代表就是法系車!
最近幾年來,法國車基本可以說已經是退出咱們的市場啦。
可如果說法系車的品質,其實還真不能說很差的。
你就說法系車的幾款代表的A級車,和B級車,底盤後懸掛用板車懸掛,可實際上調教的卻還是很不錯的,甚至開起來的時候還能感受到一絲絲的高階感。
甚至比起那些獨立懸掛的車型,效能都不弱。
按他們的說法,這就是老子的技術牛掰的地方。
可消費者誰管你什麼技術啊?
在消費者眼裡看來,老子花了二十萬,買的B級車,用的居然是板車懸掛?
你這明顯是沒誠意啊!
人家十幾萬的A級車速騰,和朗逸都是獨立懸掛啦,你二十萬的B級車還用板車懸掛,你也太不厚道啦?
這要是日系車,或者德系車,早就改了,可法系車就是頭鐵。
他們不但不會根據消費者反饋的建議,對車型進行調整,反而還繼續把自己的傲慢發揚光大。
所有設定都保留原始設定。
哼!你們不喜歡,那是因為你們不懂車,那是你們不懂老子的牛掰之處,你們這些消費者都是傻叉……
另外就是法系車內飾設計的奇葩,就更不用說了,錶盤不放駕駛位,而是放到中間。
人家德系和日系的設計師,是怎麼讓駕駛員舒服怎麼來,可法系車倒好。
他是讓駕駛員怎麼不舒服怎麼來。
另外車子設計的時候,光想著要不走尋常路,就是要不同於德系,不同於日系和美系的常用設計。
就要體現出老子的獨到地方,老子就是要標新立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