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油價也不是他們定的,而是FGW定的啊!
最關鍵是他們也想便宜賣,可有人不允許啊!
大家不知道的是每升的油價裡面,其實有百分之六十是各種稅和費。
而這些稅和費,其實都是本地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本地政府可以截留的。
要不然你讓那些小地方的政府如何活?
你說買地搞開發,可小地方的土地根本就不值錢,又沒辦法像大城市一樣大搞地產經紀。
而大多數小城市也沒有支柱產業,光靠國家撥發一點稅收,根本就不夠用。
所以這油價上附加的稅費,就成了他們一部分主要的收入來源。
但對廣大消費者而言,這昂貴的油價,確實大實,是大家的一個重要負擔。
那麼這時候你一款車節油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為啥大家都知道日系車偷工減料,省油不省命,可還拼命去買?
不就圖他便宜省油嘛!
可如果這時候,你推出一款用料實在,還同樣省油的車出來,你說老百姓會不會歡迎?
所以,BYD就火了,尤其是他們的DMI技術出來之後,好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國內汽車消費者口中的熱點。
所以豐田才會在見到這項技術之後,決定選擇BYD來合作。
而大眾也在今年開始,加大了對電動技術研發的投入。
不過即便如此,電動車想要真正的替代燃油車,恐怕還是欠缺一些火候哈。
電動車的終極代表是純電動,而現在市面上最暢銷的新能源車,確實混合動力。
而真正造純電動的,其實數來數去,也就只有特斯拉,還有BYD的幾款車型。
至於像理想,未來,還有小鵬,目前也都是主攻混動車型為主。
為啥純電動還不能馬上替代燃油車,和混合動力車呢?
這主要是,如果是純電動車的話,還有幾個難題沒有攻克。
首先就是里程焦慮!
說白了就是,如果是純電車的話,你一次充電能行駛的歷程到底有多遠。
現在隨著電池技術的大幅度突破,動力電池效能的大幅提升,以及諸多車企對電控系統的大力研發。
一般純電車的續航里程,已經從最開始的幾十公里,到後來的二百公里,提升到了目前的三百八十公里左右。
現在BYD,和市面上其他幾款純電車,還有特斯拉都能開出這樣的資料。
但有個前提就是,你不能開空調,和熱風,也不能再高寒地區,比如我國的東北和西北開。
否則的話,電池電量衰竭會很快。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充電!
如果開燃油車,你沒油了,幾分鐘就能加滿一箱油,然後開車就走,絲毫不耽誤你的時間。
可電動車就不行了,如果你電池電量低於百分之二十五,車就會提醒你充電。
哪怕是你找了專門的快充,可最起碼也要三到五個小時,才能把電充滿。
而現在國內,充電樁的數量,還是個大問題。
有很多地方充電樁數量還嚴重不足,所以這也需要一個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