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只有當里程焦慮和充電速度這兩個難題,都得到解決的時候。
純電車才能徹底取代燃油車,還有混合動力車,成為當之無愧的新能源車!
而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攻克。
當然這裡面的問題很複雜,需要投入的資金會很多,而且需要的時間也會很長。
你比如解決里程焦慮這個問題,關鍵就在與電池。
而電池方面又有兩個難點,一個是安全性。
眾所周知目前電動車上主要使用的是鋰電池,而鋰電池裡面使用的鋰可是非常活潑的金屬。
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就會立刻燃燒爆炸。
近些年來,因為鋰電池洩露,導致的事故已經不知凡幾了。
最早的時候是汽車自燃,到前幾年的時候,一架從阿聯酋起飛的飛機,因為裝載的鋰電池洩露,導致飛機墜毀。
可以說人類在科技探索過程中,遭遇到的麻煩和災難可是數不勝數。
而那次因為鋰電池洩露著火,引爆飛機之後,電動新能源的發展,是遇到了一個瓶頸期。
很多國家都開始審視鋰電池的應用,至於咱們國內,更是從那時候開始就釋出了嚴禁攜帶超過10000毫安充電寶上飛機的禁令。
而那次的災難,也給大眾,寶馬和豐田這三個,原本準備開始在鋰電池上下功夫的廠家是當頭一棒。
然後這三家就都停了,反倒是咱們國內的廠家,並沒有失去信心,反而是迎難而上。
在經過幾年的研究之後,BYD就推出了刀片電池,廣汽也推出了彈夾電池。
甚至還當著大家的面,做了讓人瞠目結舌的針刺試驗。
要知道以往的鋰電池,不管是誰家的,也不敢輕易做這樣的實驗啊!
因為結果不用猜都知道,只要刺穿,那就是起火爆炸的結局。
可人家BYD的刀片電池就創造了奇蹟,不但沒有爆炸,連起火冒煙都沒有。
著實是驚豔了全世界。
當然後來又是某些汽車廠商花錢請了水軍,到處給BYD的刀片電池潑髒水。
說什麼,這個電池就是調整了一下電池內部的佈局結構,其實沒多少創新。
至少對電池容量的提升,沒有半點的幫助。
確實,人家就是在物理佈局上做了調整,可問題是,之前你們怎麼就想不到呢?
反正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人說的再多,也就是一個字:酸!
還有就是這電池的安全方面是有保證了,而容量問題,也因為各種嘗試創新,而在不斷的進步。
可這衰減,依舊是鋰電池廠商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大問題。
你比如使用超過三年,容量可能就下降到原來的百分之七十了。
還有就是南方還好說,可是到了溫度更低的北方,尤其是我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鋰電池冬季表現就非常差。
夏天能走三百公里,可到了冬天,也許就能走一百公里。
而且即便是停著不開,也會因為溫度過低,而自損失電能。
另外就是冬季開車開暖風,夏季開空調,都會影響車子的動力,和加速消耗電池的容量。
這些都是目前電動車企業,急需攻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