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本高新區這邊,就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各種這樣或者那樣的產業園的。
這些產業園,早在十幾年前,還是重事各種行業的都有。
有重事高大上的生化環材的,還有重事傢俱加工,這樣的低端產業的。
而靠西南邊的這十幾個產業園,還是非常高大上的,主要是漂亮國的IBM,和微軟,還有惠普這樣的企業在這裡設立的分部。
而圍繞著這些企業,這邊就有大大小小將近上百家的各種外包公司,承接著這些企業的各種外包工作。
可是從十年前開始,因為房地產大潮的興起。
這邊的地價就開始一路走高,那些大大小小的企業,就陸陸續續的都搬走的。
把園區賣給的房地產開發商,然後被他們開發成大大小小的樓盤。
從那時候開始這裡就成了濱城的另一塊房價制高地。
大大小小的企業,就隨之沒落了。
因為房價不斷提升,導致這裡的用人成本也不斷提升,在稅收沒有特別優惠的情況下。
很多原本在這裡投資的外企,都陸陸續續的搬走了。
這就導致了這一代的產業園,也開始出現了大面積的空置,很多小企業都堅持不下去。
要麼轉行,要麼就是跟著那些大企業搬到別的地方去了。
反正那段時間高新園區的日子非常不好過。
這種情況,直到第九實驗室的出現,就立刻出現了扭轉。
光是這麼一家企業,就讓高新園區吃了個飽。
雖然上面給這家企業開出了各種優惠政策,比如各種稅收減免,而且一免就是好幾年,甚至看著趨勢,還要在加長減免。
可人家第九實驗室也會來事啊,雖然上面把稅收減免了。
可是他們在大興島上大動干戈,大搞工程,甚至以一家企業之力,自己就修了一座跨海大橋。
這尼瑪,光是這些消費,就大大的帶動了高新園區的稅收和經濟。
而且他們的員工,那也是強有力的高消費人士,他們在高新區這邊的吃喝拉撒也大大的帶動了本區位的經濟。
至於這些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的各種外包企業,那就更不用提了。
每年光是靠第九實驗室手指縫裡漏出來的那些活計,就足夠這些外包企業吃的腦滿腸肥,滿嘴流油了。
比如因為地域和文化的限制,第九實驗室不可能像輝瑞那樣,在本土成立實驗室,在歐洲還成立實驗室,在美洲在成立一家實驗室,完成二十四小時接力的模式。
但咱們國內有九九六加班模式啊?
對於這些外包公司,只要你錢給的到位,他們得員工別說996了,就是770,他們都願意。
當然第九實驗室可絕對不會要求,也絕對不允許,他們的外包公司這麼瘋狂壓榨員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