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一卷 黃巾之亂 第一百章 升官

第一卷 黃巾之亂 第一百章 升官 (第1/2頁)

次日,朝廷下了兩道策書,一道給曹操,一道給了郭斌。

“策曰:郭斌以縣令,平賊有功,忠勇可嘉。除騎都尉,秩比二千石,銀印青綬,領北軍越騎營。期其不怠,繼力輔朝。”

而曹操得到的策與郭斌大致相同,官職亦是騎都尉。

此策一下,朝中大臣自然知道這是天子籌賞郭斌護衛大皇子劉辨,並竭力為劉辨樹立威望的功勞。至於曹操,雖然在頓丘整頓治安,亦頗有作為,很大程度上卻是其祖上的面子了。可是真正訊息靈通的朝中重臣都知道,這兩道策書是天子應國舅爺何進所請而下的,他們知道,有大事要發生了。

收到策書的當日,郭斌府上自然是人來人往,賀客盈門。升任騎都尉是一個原因,更大的原因卻是郭斌的騎都尉是天子策書所封的。要知道,策書一般是冊封王侯、三公之時才用的,而郭斌兩次升官,竟都是天子下策書任命的,而且此次為騎都尉,且統領北軍越騎營,可見郭斌聖眷正隆。

京城從來都不缺訊息靈通之人,亦從來不缺投機鑽營之人。而且郭斌在京中根基不深,如今驟升高位,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因此,郭斌府上一連幾日人滿為患便可以理解了。

對於這些人,郭斌的政策是好吃好喝,好好招待,並與次日奉等價賀禮給他們送去。對於想靠著請託鑽營,想要入越騎營的人,則一概不理。

要說郭斌升官之後,陽翟縣怎麼辦呢?何進亦有了明確的答覆:“著陽翟縣丞趙雲,為陽翟令,布衣徐庶除陽翟縣丞,詔書到日,即刻赴任。”這也是郭斌從何進那裡要過來的一點福利了。郭斌在對自己人的時候,從來不吝嗇,亦從來是敢獅子大開口的主兒,從不會因為不好意思而放棄光明正大地要官的機會。

郭斌得任騎都尉,他的一眾手下自然是興奮異常的。因為一旦擔任騎都尉,郭斌便算是步入高階官員的行列了。另外,策書中竟標明要郭斌“領北軍越騎營”,那可真是榮譽與實力並存的高官啊。

那麼騎都尉是個什麼官兒呢?所謂的“北軍越騎營”又是什麼呢?

騎都尉,漢武帝始置。兩漢均置,屬光祿勳,秩比二千石,掌監羽林騎,無定員。

所謂“比二千石”,是官秩等級。西漢月俸谷百斛,一歲凡得谷百斛,一歲凡得錢一千二百石,或錢穀兼給。東漢半錢半谷,偶有變動。

所謂“銀印青綬”,是白銀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綬帶。秦、漢制,官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以後則用作高階階官的名號。

對於這些,郭斌自然是看不在眼裡的,他所看重的是“北軍越騎營”。

要明白北軍越騎營,就要從兩漢的軍制說起了。

兩漢的官軍,分為中央軍、地方軍、邊防軍三部分,屬於秦流兵制。這種兵制具有三大特點,第一它適應郡縣制官僚國家,具有輻射集權性,第二它適應統一國家的大規模對外作戰,具備專業和機動性,第三它還有武士集團的特徵,貫徹著古樸的武士道,符合這個時代民間尚武的風氣。

所謂“輻射集權性”,指的是皇帝(至少在制度上)擁有對全國軍隊的統帥權,並且根據距離遠近,離皇帝最近的軍隊配備最強大,由近及遠,軍力逐漸減弱,形成輻射效果,強化了中央集權。

而東漢的軍制,則以衛戍京畿的中央軍裝備最為精良,訓練最為刻苦,實力亦是最強,至少在制度上的確如此。

護衛京畿的中央軍又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禁衛軍、宮衛軍、城衛軍。

禁衛軍,是天子的貼身護衛,稱為“郎”,其身份基本相當於清朝的御前侍衛。其中最尊榮者莫高於“羽林郎”,羽林郎本源於秦代的“外郎”和“騎郎”,為漢武帝首創,對外大戰多從羽林郎裡選拔將才,延續到東漢,羽林郎定員128人,皆配馬,重甲,掛強弓,執利刃,選任標準很嚴格,往往寧缺勿濫,可視為皇帝的貼身保鏢。羽林郎其次為“羽林左右騎”,“羽林左騎”800人,“羽林右騎”900人,是精練騎兵,在出行時護衛皇帝兩側。其次為“期門郎”1500人,以步戰為主,為重步兵,這三郎合計為3328人。

這三郎是天子手底下無論訓練、裝備,還是忠心都最得天子信賴的部隊,是護衛天子的最後的武裝力量,亦都是可以為天子戰至最後一滴血的部隊。

宮衛軍,此時稱為“衛士”。他們主要守衛皇宮內外各門,首都城內各關鍵要隘,以及重要建築。如皇家陵寢、宗廟之類。其數量大致不超過三郎。到了東漢,其職能則往警察輯盜方面轉化,與今日的武警部隊類似。

最新小說: 五代十國之南唐攝政王 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 藏淵沉凰 大唐:開局被屠村 大秦之羅網之言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重生之冷帝寵後 海上升明帝 縣令之女 我成了女頻文反派 醫品農女的作妖日常 山河昭 穿成首富的紈絝兒子 石器時代生存記 崇禎八年 我在明末當太子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我真的不是暴君 大唐山賊的日常生活 三國:開局娶了洛神甄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