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茂的那緊皺的眉頭略微鬆了鬆,他最擔心李驥有別的心思。
但如今看來,李驥還是他的阿兄,還是忠心於節帥的李阿兄。
“時機?”李驥反問曹茂,接著又笑道:
“我在岷州那麼多年時間裡,也沒少看書,尤其是節帥給我送去的史書。”
“只是我看來看去,只覺得這天下大事說來說去,無非就是爭當皇帝這一件事。”
“這皇帝別人當得,節帥為何不能當?”
“你別忘了,節帥姓劉……”
李驥的話讓馬成、尚鐸羅精神一振,可曹茂皺眉道:
“節帥說過,他祖上並不是什麼高門大戶。”
“這不重要。”李驥打斷他的話,接著說道:
“你讀了那麼多書,難道不知道金刀之讖?”
金刀之讖,這個自西漢末年就興起讖言,寓意著劉氏家族將再度崛起並掌握天下大權的天命。
有人說這個讖言是劉秀為了自己的合法性,命人特意傳播的。
還有的人說,這是上天傳播於民間的讖言。
不論如何,金刀之讖從西漢末年流傳到北宋末年,直到趙姓即位後,才漸漸失去了威力。
正因如此,自兩漢結束開始,每每遇到天下大亂,總歸有姓劉的站出來攪動風雨。
即便與劉姓八竿子打不著,但只要改個劉姓,再令人散播散播金刀之讖,便能很快慫恿出一批百姓來簇擁劉姓之人作亂。
從晉到唐,劉姓都是當之無愧的造反第一大姓。
哪怕如今是大唐,可金刀之讖的威力卻依舊沒有降低,似乎稍微有權勢的劉姓官員,都會被人所懷疑。
一些喜歡汙衊劉姓官員的官員,也常用金刀之讖來汙衊對方。
即便不能成功,也能在非劉姓統治者心中留下疙瘩。
可以說,劉姓被金刀之讖害慘了,明明是大姓,但卻因為一個讖言被統治者提防,產生不出五望七姓這種的名門望宗。
想到這裡,曹茂表情微變,但還是說道:“這種讖言,阿兄也相信?”
“旁人我不信,但若是節帥呢?”李驥繼續反問曹茂,曹茂不想陷入自證,因此改換話題道:
“節帥是不可能現在謀逆的,阿兄若是想讓某勸節帥起兵,那恐怕是找錯人了。”
曹茂話音落下,李驥突然開口道:“我們已經休養生息了那麼多年,一個個都從二三十歲熬到了三四十歲。”
“如今節帥也三十歲了,繼續等下去,節帥還能有多少年去逐鹿天下?”
“我聽聞節帥讓你去挑撥朔方軍內部的胡人作亂,但這樣徐徐圖謀又需要多少年?”
“朔方軍不過五千兵馬,張直方又是個酒囊飯袋。”
“若是節帥開口,我麾下劉英諺都能提兵五千,將其討平,拿下朔方軍所轄四州之地。”
“即便朝廷舉神策軍及京西北八鎮來犯,我們也能將其擊退,甚至謀奪關內與劍南、關中之地。”
李驥不斷慫恿曹茂,但曹茂態度卻十分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