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管這些事情,我只知道,節帥自有主意,我只需要按照節帥的安排來操辦便足矣。”
話音落下,曹茂起身朝幾人作揖:“政務繁忙,便不與諸位阿兄用膳了。”
他轉身走下樓去,馬成見狀微微皺眉:“曹小子不答應,耿明和張昶又是死腦筋,陳靖崇和高進達不回應,現在我們怎麼辦?”
馬成心裡焦急,沒有人能拒絕從龍之功,除非讓他成為那條龍。
但是在隴右諸將心底,那條龍只能是劉繼隆。
馬成的身體還算健朗,但他始終心裡沒底,畢竟再過幾年他就六十歲了。
馬懿雖然頗有才幹,卻也需要時間成長。
和平時期想要擢升實在太難,唯有挑起戰事,才能不斷得到擢升。
想要自家不受落寞,馬成能想到的就是在自己死前,最少扶持馬懿成為一州刺史。
二十幾歲的刺史並不少,至少在隴右來說是這樣的。
但那是十年前,河隴動亂,每年都要打仗的時候。
如今河隴太平,沒有仗打,馬懿只能跟隨土渾討擊軍去伏俟城當個普通的兵卒。
按照劉繼隆給臨州大學子弟定下的規矩,馬懿還需要當一年多的兵卒,然後繼續當兩年直白,然後才會被授予官職。
隴右的官職緊缺,馬成不認為馬懿能分到什麼品秩比較高的官職,很有可能就是個正九品和從八品。
按照隴右的考功規則,馬懿最快需要十六年,才能成為一州刺史。
十六年後,馬成都邁入七十歲了,放在歷朝歷代都是高壽,他沒有自信能將馬懿庇護到那個時候。
正因如此,李驥的說辭很快就說動了他。
除此之外的尚鐸羅、崔恕也是為了自家後人的前途而被說動。
面對三人的目光,李驥沉吟片刻,端起酒杯抿了口:“我自有辦法……”
在他的回應下,三人漸漸收回目光。
與此同時,走出山墅的曹茂也翻身騎上了乘馬,帶著幾名護衛向山下走去。
在下山的路上,他心裡其實是有意動的,但這絲意動很快就被他掐滅了。
相比較馬成、尚鐸、崔恕他們,自己還十分年輕,甚至才剛剛成家,沒有必要這麼著急。
即便自家節帥二十年後才興兵,他也有時間等待。
只是這件事情,是否要與節帥說清楚,這讓他有些猶豫。
從山墅到都護府,他思前想後,還是將這件事寫成手書,派人送往了渭州。
翌日,他率領十餘名護衛向蘭州而去,走得十分匆忙。
劉繼隆接到信時,已經是三天後的事情了。
面對信中的內容,他長嘆了一口氣,目光看向面前的陳瑛:“把送信的人安頓好,吃頓好的,過兩日再回去。”
“是!”陳瑛不知道信中內容是什麼,他只是作揖應下,隨後便轉身走出了衙門中堂。
在他走後,劉繼隆將信丟入香爐中焚燬,卻並未處理這件事。
他心裡清楚,李驥他們的這種態度,並非他們幾個人的態度,而是都護府中大部分官員的態度。
自古以來,少壯派的戰略定力都是相對較弱的,渴望戰事與功勳是他們當下的目標,打壓是打壓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