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如同中書省,大都督府,每府均設立左、右都督,負責統領軍務,乃是各府的最高長官。”
“因為五軍都督府,所能執掌者,只有皇帝,不能是臣子。”
朱棡自然已經有了詳細的規劃,便還是輕聲道。
“各司其職,才能加強皇權。”
“我明白了。”
朱標也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那接下來的左、右都督,究竟應該由誰來擔任?
這個問題壓根不用問,朱標心中已經有了人選。
“那你要國子監幹嘛?”
解決了大通督府的問題後,朱標又是好奇的看向朱棡問道。
“這可是天下文人心神嚮往之所在,所以急不得改建,只能慢慢來。”
“那就由我牽個頭,開始改革國子監。”
朱棡也是沒有隱瞞道。
“還有就是你覺得咱們的那些叔伯,真的能安分守己?”
想了想,朱棡又是開口詢問朱標道。
“終究是微末出身,哪怕能遏制住心中的衝動,也會被人利用。”
“所以我有時候也會很頭疼,畢竟是被人下的套,可不處理,又是有失國法。”
聞言,朱標長嘆一口氣道。
淮西勳貴就是記吃不記打,或許能安穩幾年,但是幾年以後,他們又會冒出頭。
這都不用想,畢竟以前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他們就都是這麼幹的。
要不然你以為朱元璋記小本本幹嘛?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沒有讀過書,終其一生都在打仗,心中只有道義,毫無禮義。”
“又怎麼可能會約束自身?”
“這也是出身貧寒,取得天下的短板之處。”
“畢竟你想仰仗這些人治國,那就算是再能打,等他們死了以後,該亡還是要亡。”
朱棡也是輕輕點了點頭道。
“所以高官厚祿養著他們,為國征戰的時候,就可以啟用。”
朱標確實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說白了,就是認字,但文化素養不高,奉行的還是打打殺殺、江湖道義。
所以根本不會設身處地的為國著想,只覺得有他們這群老兄弟在,這大大明的天下還是大明的天下。
再加上他們前半生過得窮苦,好不容易可以享享清福,那自然要奢侈一把。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的淮西勳貴諸多犯錯,而且一個比一個離譜。
說到底,就是沒有人教他們。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征討烏斯藏,我會啟用年輕將領的原因。”
“一來,可以讓這些年輕將領逐一成長,最終成為帝國的中流砥柱。”
“二來,就是將這些驕兵悍將都留在京師,對於這些叔伯,要好好調教一番。”
“要不然,縱然能立下赫赫戰功,也會惹出很多事端。”
“特別是據錦衣衛調查,我們這些叔伯,還存在吃空餉的現象。”
“只是根據調查,他們所吃的空餉,也並不是全都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士兵,還有戰死的將領。”
“那究竟是治罪,還是不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