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距離問題。
橫跨太平洋的赤道平流層鐵路,並沒有在第一期建設工程之中。
第一期建設工程是東南亞赤道平流層鐵路、南美赤道平流層鐵路、非洲赤道平流層鐵路。
目前第一期工程中的東南亞赤道平流層鐵路已經鋪設完成。
南美赤道平流層鐵路完成了73%,非洲赤道平流層鐵路完成了55%,這兩部分,預計今年年底可以全部竣工。
明年開始鋪設第二期的錫蘭洋赤道平流層鐵路,後年進行第三期的大西洋赤道平流層條例,大後年才是第四期的太平洋赤道平流層鐵路。
完成四期工程之後,整條環赤道平流層鐵路就全線貫通了。
在東南亞總部的劉志凡,代表李青葉出席了專案竣工剪彩儀式。
剪彩儀式在婆羅洲的坤甸城北側,這裡剛好就在赤道。
坤甸站的地面部分,就是一處佔地面積9平方公里的龐大建築群,建築物高度為100米,上面大面積的平臺。
此時劉志凡就在平臺上。
「我宣佈!東南亞赤道平流層鐵路今天正式投入使用!」
啪啪啪!一眾施工人員趕緊鼓掌。
而無論是智人公司的記者,還是其他勢力的記者,都在聚精會神的拍照錄影,或者用手機編輯新聞稿。
劉志凡用剪刀剪開彩帶。
他背後的平臺上,一個集裝箱被電梯拉上去,同樣,另一側的纜繩則從平流層上放下一個集裝箱。
這種配重式升降機,就是車站上下貨物的核心手段。
那個放下的集裝箱,會比上去的集裝箱稍微重一些,這樣就可以利用重力,將輕一點的集裝箱拉上去,到達減少能耗的效果。
當然,車站是有主動升降系統和客運專屬線的。
通常情況下,可以根據當地車站的貨物吞吐量、客運規模,適當設定升降機的線路數量。
比如眼前的坤甸站,由於靠近沿海地區,這裡未來會成為一個核心站,因此設定了20條貨物升降線、6條客運升降線。
劉志凡簡單回答了一些記者的提問,便搭乘客運升降機,來到了坤甸站的平流層平臺。
兩萬米的高空中。
總工程師阿索方在一旁介紹道:「目前東南亞赤道平流層鐵路一共設定了9個站,全長5319公里。」
【鑑於大環境如此,
劉志凡看著窗外的積雨雲:「執行速度可以達到預期嗎?升降機的安全性如何?」
「目前最快執行速度可以達到2400公里每小時,不過考慮到要靠站,只能以120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執行。」阿索方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介紹道:
「升降機的安全性,主要是赤道地區頻繁降雨雷電,還有颱風,雷電可以透過引雷裝置和法拉第籠規避;暴風雨方面,主要是提防10級以上的大風。」
不一會,客運升降機就載著一行人,來到了平流層平臺上。
客運區是完全密封的,畢竟這裡是高度兩萬米的平流層,不僅僅空氣稀薄,氣溫也非常低,紫外線極其強烈。
哪怕是新人類的身體,在這種環境下,都有可能受傷。
劉志凡雖然在推動這個專案,但是他還是第一次實地考察平流層鐵路。
只見窗外的平流層鐵路,一共有12條鐵路線,每一條鐵路線都凹入浮空平臺之中。
阿索方向他解釋道:「部長,這是超導磁懸浮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