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尹士運河。
準確來講,是第一蘇尹士運河,因為目前有兩條蘇尹士運河。
第二蘇尹士運河就是智人公司獨立挖掘的那一條,而第一蘇尹士運河則是老運河。
近期,第一蘇尹士運河停止了航運服務,之所以停止航運服務,原因是多方面的。
智人公司和自由世界關係不咋地,為了避開智人公司控制的蘇尹士運河,自由世界在想方設法繞開蘇尹士運河。
比如投資修建地中海——死海——紅海運河,建設西亞陸上輸油輸氣管道,構建歐亞大鐵路,或者採用北極航線、北太平洋航線。
經過各種方案之後,蘇尹士運河的航運量迅速下降,只剩下智人公司和一部分邊緣世界的船隻會經過蘇尹士運河。
而設施老化、標準比較低的第一蘇尹士運河,現在根本沒有多少船隻透過,只是作為第二蘇尹士運河的補充和備用航道。
畢竟第一蘇尹士運河的航道深度,只有22.5米,而且寬度也不夠,一百多公里的航道需要14~16個小時的通航時間。
而智人公司新建的第二蘇尹士運河,單線航道寬度為860~900米,平均深度為35米,足以通航50萬噸級別的巨輪。
更加重要的,是通航時間只需要7~8個小時。
因此,隨著第二蘇尹士運河的投入使用,第一蘇尹士運河自然被冷落了。
不過這並不是近期第一蘇尹士運河被停用的主要原因。
智人公司之所以停用第一蘇尹士運河,主要原因是海平面下降。
隨著南極洲和北冰洋的冰蓋逐步擴大,加上全球各地的高原高山冰川,也重新開始發育,越來越多的水資源被固定在冰層和冰蓋之中。
這導致海平面開始下降,根據目前的資料,平均每個月海平面就會下降12厘米左右。
此時全球海平面已經累積下降了1.8米左右。
如果全球變冷的趨勢無法逆轉,那未來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會下降1.4~1.5米,直到到達冰期全盛。
根據以往的地質歷史資料,在通常情況下,冰期全盛階段的全球海平面,大概會比2020年的海平面低90~100米左右。
當然,這是一般情況下,如果遇到個別極端的情況,海平面是有可能下降200米的。
按照這個情況,現在剛剛進入冰期,要發展到冰期全盛狀態,估計需要50年左右。
而且冰期的冰蓋冰川發育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前期比較迅速,後期會越來越慢。
保守估計,這一次冰期要發育到全盛階段,可能需要100年左右。
因此第一蘇尹士運河此時的深度,只剩下20.7米,而且還在持續下降之中,這深度可不利於通航。
加上本來走這條運河的運輸船也沒有多少,公司便大筆一揮,直接停用第一蘇尹士運河,並對這條老運河進行升級改造。
【鑑於大環境如此,
其實這也是全球各大航道接下來都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平均水深小於120米的航道,隨著全球變冷,海平面會逐步降低,到時候這些航道將難以使用。
比如奧斯曼名義上控制的黑海海峽,這條海峽就有很大一部分航道深度是小於120米的。
哪怕是使用船閘的兩條中美洲運河,也必須想辦法重新調整航道,甚至要加設幾道船閘,才可以勉強通航。
同樣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也會遇到這個問題。
幸好智人公司的運河挖掘技術非常強大,可
以隨著海平面下降,不斷加深運河,保證運河的正常通航。
這也是自由世界放棄挖掘地中海——死海——紅海運河的原因,因為現在挖掘了,未來海平面不斷下降,能否穩定通航,成為了一個無法確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