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逢深吸一口氣,目光在好兒子和好弟弟之間來回轉動。長長的嘆息過後,袁逢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
“既然如此,那我袁氏就真的要做好走上一條未來不明之路的準備了,無論事情成不成,未來,都會有人將漢賊的名頭摁在袁氏頭上,也不知道列祖列宗知道了,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袁逢終究是鬆口了,在內外相加的壓力之下,他意識到只有袁樹的方略才能為袁氏在這場困局中謀取最大的利益。
否則,在袁氏自身、官學勢力和宦官集團三者之間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
而且他自己也很難說服自己接受懷柔的選項。
唯有以徹底結束宦官政權為目標,他才能說服自己接受懷柔官學勢力的選項,才能忍受祖宗、兒子受辱的事實。
否則,他早晚要那些人付出血的代價。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之前的事情就此翻篇,袁逢只是把心中的怒火稍稍掩藏,卻並沒有熄滅它。
只待時機成熟,他還是要讓這怒火熊熊燃燒起來。
建寧四年六月初二日夜,就在這個夜晚,汝南袁氏家族的命運和東漢帝國的命運在袁樹這隻小蝴蝶的煽動下,走向了另外一個誰也無法預料到的結局。
包括這隻小蝴蝶自己。
而這條路的起始點,是具體商量一下這個事情該如何貫徹落實。
如何懷柔官學勢力,以及如何反制宦官勢力,並且在二者的眼皮子底下進行廢立天子的具體操作。
袁樹作為方略的主要提出者,開始了自己的規劃。
“對於許司徒和楊賜這些人來說,而之前提出的意見完全可以適用,問罪於韓宗,徹底消滅韓宗,然後就此打住,不要繼續擴大追究者的範圍,以此達到震懾宵小的目的。
咱們不是不能殺人,而是咱們顧全大局,願意為了大局而忍受憤怒,只誅殺那個已經註定要落寞的人與他的學派勢力,而並沒有進一步追究其他人的責任,這是袁氏的寬容與仁德。
不過也不能就這樣簡單的放過他們,必須要給他們一點懲戒,以免他們養成畏威而不懷德的惡習,兒以為,就從他們各自的勢力當中,交出一些有一定權勢的官職給袁氏,不必多,但哪怕只是一個,也要交出來。”
袁樹的這一看法得到了袁隗的認可,袁逢猶豫片刻之後,也點頭答應了。
“這的確是顧全大局的做法,只是這樣一來,苦了我麒麟兒了。”
“為了大局,這點小小的仇怨,兒不會放在心上。”
袁樹的坦然讓袁逢很是滿意。
他的兒子果然是要成大事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為了更大的利益而捨棄一些細枝末節,這是上位者的優秀品質。
於是,這條方略就被正式採納。
隨後是對付宦官的。
“待吾輩和解,消弭爭鬥,重歸於好,宦官必然驚詫,之後說不定又要對兒做些什麼,比如再次召入宮中之類的,那時候,兒就直接稱病不去,還請父親、三叔代為應對。
宦官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又無法從兒這裡繼續下手,內部必然會慌亂、互相推卸責任,此時只要袁氏稍微擺出一點要復仇的架勢,必然能促成他們內部的一番爭鬥。
屆時,不需要袁氏主動出手,就足以讓某些倒黴的宦官直接出局,雖不是袁氏直接報仇,如果真如兒所言,那袁氏也算是成功報仇了,如此一來,也不算什麼都沒有得到。
除此之外,可能就需要父親暫忍雷霆之怒,此時此刻還不是與宦官見真章的時候,待袁赦返回,請三叔繼續與之虛與委蛇,從宦官能接受的方面進行報復,如此剋制的報復,一定會讓宦官暫時放鬆警惕。
藉此良機,可以派人去渤海國觀察一下渤海王的處境,倒不必立刻接觸渤海王,以免洩露訊息,但是一定要保證渤海王的安全,沒有渤海王的話,可就沒有大義名分了。”
袁逢聽後,很是滿意,撫著鬍鬚緩緩點頭。
袁隗聽了,眼中異彩連連,忍不住的看向了袁逢。
“仲兄,您真的要讓術離開汝南袁氏、另立宗門嗎?如果您想廢長立幼,我一定支援,此事只要吾兄弟二人支援,一定不會有什麼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