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放下的心又懸起來了。
【於是秦二反問韓信:如果你的部下不聽從你的指令,以沒有延誤軍機為由擅自離軍,你會怎麼處置?】
【“當斬。”】
【哈哈哈哈哈哈兵仙他是真耿直!】
【也是真寬於律己,嚴以律人。】
【我記得後文是秦二被韓信氣笑了,就取消了封侯儀式,讓他速回閩南。】
【取消儀式算什麼懲罰?又不是取消封侯。】
【就是,好歹賜幾十鞭刑以儆效尤啊!】
【這你就錯怪秦二了,對於兵仙這種重譽的人,取消儀式可比肉刑嚴重得多。】
【“這不淮陰侯嗎?你封侯的時候怎麼沒儀式的呀?”】
【平白低同爵一頭。】
【哇,誅心!】
韓信如遭雷擊。
先前他也認為沒有貽誤軍機,就是可以去咸陽請賞。
就像在南昌亭長在吃了數月的飯,只因亭長不再資助他,他就認為對方是個小人。
他甚至打算等到功成名就還鄉之時,賜亭長一百錢來羞辱他做好事有始無終。
可只要像秦二所說的那樣置身於對方的處境,卻會看到全然不同的一面。
“信,受教。”
………
看來韓信雖然固執,卻不是不會反省的人。
嬴雲曼輕易就看出這是什麼情況:
退朝後再私下斥責,說明當時她對韓信的態度極其謹慎。
南越巴蜀未歸、項羽降秦不久隨時可能跳反,這時候確實不能與韓信交惡。
取消封侯的儀式,是對臣子極其嚴重的羞辱。
只有在韓信認錯認罰的情況下,她才會如此處理。
瞥見祖龍微微頷首,嬴雲曼突然冒出個詭異的念頭:
她爹該不會信了天幕上的“寵”字?
以為她會見色起意、因私廢公、要美人不要江山……
在看到她切實處置韓信後才放心?
越想越像這麼回事,而且這麼想的肯定不止祖龍一人——
嬴雲曼對此有六點要說:“……”
【兵仙下凡這形容是真貼切,在此之前誰能想到用兵如神的韓信在政治上像個弱智。】
【弱智這個詞就過分了,用秦二給的評價就行。】
【低情商:弱智。】
【高情商:幼稚。】
【其實也只有在知道兵仙幼稚的前提下,看殿前請封才會覺得好笑還好嗑。站在當時群臣的角度,那可就是將軍對帝王的試探,只是秦二足夠強勢,壓住了韓信的野心。】
【所以後來秦二改革軍制時,就有很多人暗中聯絡韓信,告訴他造反的時機到了。】
【然後兵仙的迷惑行為又又又來了:他既不造反也不上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