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想的東西卻完全不同。
從天幕對大秦的態度不難推測:大秦未能延綿萬世。
後世帝王為何會允許淮陰百姓為信王母守墓?
【散朝後秦二就韓信擅自離軍的問題私下予以斥責,韓信以沒有延誤軍機為由反駁。】
【代入一下秦二,拳頭硬了。】
【就算知道兵仙不是故意挑釁,他這個迷惑行為就是很討打!】
【195的身高你去打一個試試看?】
【“高大”。】
【話說是不是秦二本就不多的好脾氣在兵仙身上耗沒了,才會對小良子那麼惡劣?】
【這倒不是,羽哥降秦後給她找的麻煩也不少。】
【她自己選的兩個天級可不得容忍度高一點。】
【“自作自受”。】
【所以小良子就不該藏那麼好,上了天榜說不定也能得到優待。】
韓信身高195?
嬴雲曼默默瞥了眼旁邊的祖龍——坐著都比她高一大截。
這高度不是她的理想型。
她不喜歡仰著頭跟人說話。
一直知道韓信高大,卻不知道這麼高大的嬴雲曼陷入了短暫的疑惑。
難道她以後也會長得很高?
至於韓信的迷惑行為——
他要是知道自己錯了,又怎麼會去做呢?
他當然是覺得這麼做沒錯,才去做的啊。
覺得沒錯,被斥責了肯定要反駁啊。
作為旁觀者,嬴雲曼能說風涼話,設身處地的話當她沒說。
………
張良無奈。
項羽韓信又沒像他一樣因博浪沙刺秦被通緝,自然不需要刻意隱藏身份。
不對,被天幕誤導了。
項羽為人他有所耳聞:和韓信一樣心胸狹隘。
秦二容忍他們,更像是不得不忍:不容忍則必致君臣離心。
如此看來,秦二對他“惡劣”,是因為再惡劣,他也得顧全大局。
張良更無奈了。
………
項梁懸著的心總算能放下來。
秦二是不世出的聖君,連張良這種刺殺過始皇帝的人都能得到善終,她又怎會為難羽。
沒了反秦的緊迫感,項羽和族親大聲嘲笑著韓信的無知。
這是沒有延誤軍機的問題嗎?
這是沒把秦二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