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建文天下 > 第五十八節 議海禁

第五十八節 議海禁 (第2/2頁)

“哦,那倭寇主要分佈在哪裡?或者說,如果倭寇再起,大明要如何防禦?”

朱信想了一下道:“殿下,臣帶了海圖,能否在海圖上解說?”

“可。”

朱信在地上攤開海圖,朱允炆望了一眼,看到圖上標註的倭國地名,不由得火往上冒,現在倭國只不過是撮爾小國,就已經開始為禍中原,在坐的人恐怕都想不到,不用五百年,倭寇就恆星在中華大地上,中華民族竟然成為對方口中的低劣民族,前世的往事不由的湧上心頭......

突然,劉振推了推朱允炆,道:“殿下,朱將軍已經開始講了,正問你呢?”

朱允炆醒過神來,發現現場的眾人都在看著他,才發現自己竟然走神了,趕緊道:“朱將軍,孤想起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請繼續。”

朱信繼續講解,不過心裡卻在想,殿下看到海圖竟然失神了,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可得好好表現。

“倭寇自元朝末年就開始騷擾中華,張士誠和方國珍被剿滅之後,其餘部入海,和倭國海商、武士結合,盤踞在海島上,主要是這些地方,澎湖列島,以及北部的琉球周邊島嶼,還有就是朝鮮外海的濟州島也偶有倭寇落腳。”

朱允炆詫異的問道:“那澎湖南部的臺灣島呢?我朝如何防禦,那裡可有倭寇?”

兵部尚書茹瑺卻搶著說:“殿下有所不知,我大明在臺灣島並沒有軍隊和官員,不過那裡也確實沒有倭寇。”

“什麼?”朱允炆詫異的走了下來,結結巴巴的道:“臺灣,竟然不在我大明版圖?真是豈有此理?”

在場眾人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還是茹瑺站了出來,道:“殿下,臺灣離福建遼遠,島上都是夷人,所以大明沒有設立郡縣。”

朱允炆指著臺灣島,冷笑一聲道:“大明必然要在此設立郡縣。”說著就回到主位上坐下,看著在場的群臣。

群臣不敢說什麼,沉默了一會兒,朱信繼續說道:“琉球就是航海侯出海最遠的地方,在那裡曾經斬殺大量倭寇,但是從琉球往北,則是日本國的島嶼,倭寇就從這條線,一路南下,到達福建沿海,也有部分北上,騷擾山東和遼東。”

“朱將軍認為如何能根絕倭寇?”

“這個......”朱信和宣信對看了一眼,道:“只要執行目前皇上的政策,就可保沿海平安。”

朱允炆看了看他們的神色,就不強求,道:“那麼禁海一事呢?列位臣工如何看?”

大家神色古怪的看了看,最後,茹瑺出列道:“殿下,禁海政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禁止民間亡命之徒出海,最後成為倭寇;另一個就是讓倭寇無客商可搶,自然就消失了。”

朱允炆想了一下道:“茹尚書的意思是,我們大明有一個賺錢的商路,因為有強盜,所以我們禁止百姓賺錢,不讓人走這條路,因為這條路上強悍的會搶劫弱小的,而且還會有強盜出沒,是吧?我大明海邊的百姓過的困苦不堪,難道只能這樣嗎?”

茹瑺語塞,心說然讓殿下這麼一解釋,似乎朝廷的政策不像樣子啊,沒有能力保護百姓,所以百姓過不上好日子,可是總感覺哪裡不對啊。

徐輝祖猶豫了一下,道:“殿下,其實禁海並非沒有前例可循。”

“什麼?以前也禁過海?”

“那倒不是,我華夏自古就修建長城,禁止邊民出塞,其實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禁海,如果不禁止邊民出塞,那麼邊民被蒙古搶了怎麼辦?或者邊民做蒙古的眼線,誆騙入關又怎麼辦?難道說邊民和蒙古貿易不能賺錢嗎?蒙古的馬匹、牛羊在大明,以及大明的茶葉在蒙古,都是非常緊缺的,如果放開貿易,難道邊民會不富裕嗎?但這條政策執行了有上千年了,難道就真的沒有道理嗎?殿下為何只關心海民,不關心邊民呢?”

“是啊,殿下,元朝一統華夏漠北,從山海關往北、出密雲至開平、大寧,在元末都是人口密集的區域,遍地炊煙、牛馬成群,但現在那些地方已經渺無人煙,這些邊民的消失有諸多原因,有的是北元將其掠走,有的是我朝將其遷徙入關,但更多的是自發的逃離,這不就說明了禁海是民心所向嗎?如果我朝不禁海,倭寇三天兩頭打過來,那麼海邊也會渺無人煙,這和禁海有什麼區別嗎?”茹瑺也插口道。

宣信大約四十多歲,白白淨淨的,看不出來精通水戰的樣子,剛才一直沒有說話,不過這次也猶豫了一下說道:“殿下,剛才朱將軍有句話沒有說出來,倭寇的根源在於倭國,想根除倭寇,必須消滅倭國,就如同想讓北方平靖,必須消滅蒙古一樣。但消滅倭國和肅清蒙古都很難,一邊是無邊的大漠,一邊是茫茫的海洋,末將和朱將軍曾經研究過,很難做到。而且末將還有一個擔心,到目前為止,所謂的倭寇只是零星的倭國武士、浪人,如果有一天倭國傾國而來,我們大明該如何應付?”

“宣將軍過慮了,倭國國小民寡,如何能和我大明抗衡,大明兵過百萬,民眾億兆,對付區區倭國,豈不是手到擒來。”茹瑺反駁道。

朱允炆默默的看著兩人對話,發現宣信是個人才,是個預言家,不知道是他真這麼想過,還是隻是危言聳聽,又或者他也有宿世記憶?但是他說對了,在幾百年後的一天,倭國傾國而來,千萬華夏兒女戰死,按照自己當時的印象來看,即使最後勝利屬於中國,也會是長期的戰爭;還有一種可能是華夏亡於倭國,倭國的膏藥旗飄揚在華夏上空,華夏民族成為亡國奴,想到這裡,朱允炆心裡如同刀絞一般......當然也不能說茹瑺是錯的,人不可能知道幾百年後的事情,按照現在的情形,倭國即使傾國而來,也只是送死而已。

朱允炆到今天才明白,禁海為什麼廣受後世抨擊,但是卻延續了五百多年,這不是當時的人不夠聰明,長城其實就是另外一種海禁,這只是農耕民族保證其種族繁衍,針對遊牧民族侵襲的一種自我保護,而這種策略保證了華夏民族一直延續下來;當面對海洋的威脅時,本能的採取同樣的策略,那就是紮起籬笆過日子,不讓你打擾我,至於籬笆邊上的人的死活,相對整個民族來說,就無足輕重了。

但是朱允炆深知,這種情況不能長久的繼續下去了,世界馬上要進入海洋的時代了,再過一百年,西班牙、葡萄牙就會簽訂瓜分世界的《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西方的觸角很快會伸到亞洲,如果等到後起列強英國、法國崛起,對於華夏來說,就太晚了。

朱允炆繼續和大家討論海禁的問題,最終發現自己說服不了大家,大家其實都不希望開海禁,理由也很充分,只好暫時擱置,待時機成熟再說吧。

最新小說: 從荒島開始爭霸 我踢球你在意嗎 天地玄機之古月神州 無限斯特拉託斯戰刃天使 超級經理 熱血傳奇之雞的奮鬥史 極限灌籃 鬼醫本色 動漫中的世界 愛之奏鳴曲 虐戀三生飛蛾撲火 重啟人生之貴公子 第7號當鋪 山林大亨 荒年賣女兒?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極品皇太子 重生之稱霸宇宙 偽善的綜漫世界 極品鬼帝闖都市 妖精的尾巴風龍之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