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能打高分的。
他這麼一說大家就就懂了。
廚師嘛,就得根據食客的需求和喜好,靈活調整飯菜的味道和配料的選擇。
一直沒說話的郭衛東有些感慨似的說道:
“可是社會上一些廚師,總是以和顧客對著幹為榮,特別是那些高階私房菜,不能提要求,不能選菜品,做什麼就得吃什麼,廚師的聲譽就被那群人給毀了。”
戴建利反駁道:
“也不算毀,人家割的是有錢人的韭菜,不坑窮人。”
何寶慶聽著兩人的調侃。
隨即看著謝保民問道:
“你師弟的新店不會也那樣吧?”
謝保民嗤笑一聲:
“我師弟的店生意沒那麼差,開業了絕對會天天爆滿頓頓排隊,想故弄玄虛玩噱頭顧客們也不給他這個機會。”
灶臺前。
林旭麻利的把大蝦中的蝦仁剝出來,抽出蝦線,用菜刀切成五毫米左右的小顆粒,然後放在碗中,捏一點幹澱粉放進去抓拌一下。
蝦仁需要在雞湯中燙一下去掉腥味。
為了防止蝦肉在燙的時候流失水分,需要在外面裹一層幹澱粉。
很快。
鍋裡的雞湯已經燒開。
林旭將金華火腿下入鍋裡開始汆燙。
這是一塊上方,算是火腿中的精髓所在,味道鮮美,甚至可以生吃。
火腿中含有鹽分,煮制之後鹽分會融入到雞湯中,這樣再汆燙其他食材的時候就不用放鹽了。
火腿煮一會兒之後撈出來。
用熱量喚醒裡面的鮮味物質,就可以撈出來了。
接著放入海參。
泡好的海參不能燙太久,幾秒鐘就行了,時間太長容易把海參中的膠質煮出來,口感會下降。
海參撈出來後,再依次將花孤、鮮筍片、瑤柱、青豆、雞腿肉、蝦仁等食材燙一遍。
所有食材燙完,再放入鴨胗。
鴨胗有一定的腥臊味兒,所以要放在最後。
所有食材全部汆燙好,林旭開始給食材改刀。
海參豎直切成條,再切成四五毫米見方的小顆粒,瑤柱要用手撕成細絲,這樣裡面的鮮味物質才會徹底釋放到米飯中。
所謂的瑤柱,其實就是各種貝殼類水產中肉質比較緊實的部位做成的幹品。
味道鮮美,口感密實。
是有名的幹品海鮮。
做揚州炒飯要選用個頭超過八毫米的優質瑤柱。
這樣鮮味更加濃郁,和米飯摻在一起後的口感也更加密實。
接著再將除了青豆外的其他食材,比如花孤、鮮筍、金華火腿以及雞腿肉和鴨胗等全部改刀切成四五毫米的小顆粒。
小蔥也切成蔥花放在一邊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