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能招災,利益帶來的仇恨才是最大的。
看看卷宗裡的牛鬼蛇神,朱由檢嘆了口氣。嘆氣的表情和他年少的面容形成極大的反差。朱由檢抬起頭幽幽的問了一句:“起潛,你說錢有那麼重要嗎?值得他們冒著殺頭的風險出來搞事?”
高起潛沉默不語,沒有回答。他知道信王並不是真正在問他。
朱由檢盯著卷宗,臉色不停變幻。
時間似乎凝滯一般。
好難做決定啊?
前世的記憶中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一個決定可能造成幾十甚至數百人的生離死別。朱由檢感覺亞歷山大。
“沒有他們,這世道會不會更好?”
“不清楚。不過,沒有他們這世道應該不會更壞。”
自問自答中,朱由檢艱難的下了決定。他終於抬起頭來,臉色陰沉,嘴角抽動,獰聲說道:“既然都逼到門前了,那就開門營業吧。信王邸也該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了。起潛,就照你的計劃行動吧。”
“遵命。”高起潛應了一聲,臉上浮起一絲微笑。他躬身向信王殿下行了一禮,方欲無聲的退出。
“記住,以後,情報要第一時間給孤送來。”朱由檢淡淡地說道。
後退中的高起潛,身子僵了一下,又繼續退出,表情絲毫沒有改變。
靜靜的夜色裡,信王邸似乎有了什麼不同,但又好像絲毫沒有改變。
三月十三,忌開光、齋醮、掘井,其他諸事皆宜。
好日子,這是難得的一個沒什麼大忌諱的日子。
天剛亮,大眾錢莊門口已經擠滿等待取錢的人。周圍的鄰居看到這個熟悉的場景,會心一笑。
去年9月第一次發生這種情況時,大家都以為發生了什麼禍事。沒想到,竟然只是周邊的農戶們在錢莊存錢、取銀而已。
大眾錢莊開辦一年多來,夥計待客熱情,掌櫃的也好說話。尤其他們未語先笑的做法,讓大家對它印象都很好。
更重要的是,在大眾錢莊取錢,你可以自行選擇提取銀子或銅錢。如果與存入時的銅錢、銀子不同,大眾錢莊給出的兌換比例,也遠比別的錢莊合理。
隨著大眾錢莊開張日久,名聲慢慢傳到城外。有農戶聽說錢莊名聲後,竟然寧願耗費精力專門進城一趟,就只為趕到大眾錢莊存錢、取銀。
鑑於錢莊當天不能取錢的規定,路遠的農戶們往往會投親靠友的在城中住上一宿。
那些實在無處可住的農戶,當天只能趕回家去。但他們寧願第二天或第三天再辛苦一趟前來取銀,也要把錢存入大眾錢莊。
從天啟二年開始,大眾錢莊就開始有零星農戶在錢莊中存錢。
天啟三年9月,大眾錢莊第一次爆發性出現,大量農戶集中進行存錢取銀的現象。
那次集中爆發的情況,讓大眾錢莊一度以為,遇到信王再三交代的擠兌風潮,整個錢莊如臨大敵。
整整5天左右,農戶才陸續散去。
大眾錢莊事後發起的調查發現,這股存錢取銀的熱潮,竟然是由於朝廷徵稅造成的。
農戶們如此辛苦,只是為了換取平價的銀子。
大明朝廷徵收的正稅田賦,是分兩季徵收,分別叫夏稅和秋糧。
夏稅的徵收一般截止到當年的89月。
秋糧的徵收一般截止到來年的23月。
大明其他雜稅多依附在田賦上一同徵收。
天啟朝的稅收政策,實行的還是一條鞭法。
雖然自張居正死後,他的改革條款大量被廢除,但一條鞭法還是通行於全國,成為朝廷標準的稅收政策。
一條鞭法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不再收取實物,所有稅負全部折算成銀子收取。(注意:一條鞭法裡的銀子只是貨幣的代指,銅錢也是可以用來交稅的。)
一條鞭法在執行過程中慢慢變了味道,稅吏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只接受用銀子交稅。
可是,普通農戶家中哪有存銀,到了交稅的時節為了換取銀錢,只好賤賣糧食。
更可恨的是,收糧的大戶們,往往故意只用銅錢收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