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賤賣了換來銅錢,朝廷收稅卻不收銅錢。
沒辦法,農戶只好再找地方把銅錢換成銀子,這讓他們又受到另一次剝削。
借收稅的時節,操控銀子與銅錢的兌換比率,這就是很多店鋪的生財之道。
得知這一結果,朱由檢發現古人真不可小視。
操控匯率掙錢的手段他們都有,不但有還用的很精。他們雖然無恥了一點,但朱由檢也不得不佩服他們心思靈動,發家有道。
就像被魏忠賢趕出京城的御史張修德。他名為清流,可暗地裡也開了一座大發錢莊,大賺這種昧心的銀錢。
鑑於此種特殊情況,大眾錢莊還專門請示朱由檢,是否也在銀錢兌換的比率上下點功夫。
經過再三考慮,朱由檢還是否決了這個提議。他並不需要賺昧心的錢。朱由檢的心更大,他要賺的是天下所有人的錢。
在朱由檢看來,什麼眼前利益也比不上錢莊的聲譽。
只要大眾錢莊的良好的聲譽傳了出去,比什麼都強。
銀行本來就是一個信用產物,只有良好的口碑、堅挺的信用,那才是銀行發展的根本。
大眾錢莊拒絕向同行一樣,短期內提高銀錢兌換比率的事實,被農戶們很快發現。
雖然按大眾錢莊的規矩,農戶存入錢莊的銅錢,必須按銅錢市價折色之後,才可以取出銀子。
不過,農戶們都已知道在這家錢莊取銀子,至少能比別家多拿三成。
多出三成銀子的意義,農戶們都很清楚。
這意味著自己今年可以輕鬆交稅,不用在到處借錢。
只要不用借錢,不管交完稅還剩餘多少銀錢,至少家裡的口糧保住了。只要找點野菜搭配,這青黃不接的時節就能勉強度過。
莊戶人家還求什麼。能勉強度日就行。
訊息傳揚出去,農戶們蜂擁而來。
為此,大眾錢莊的銀錢業務,得罪了大批依靠銀錢牟利和由此衍生的放貸商號。
天啟四年春
大眾錢莊第一次遭到有組織的,真正意義上的擠兌風潮。
三月十三這天,從一開始事情就有些不對。
這天,天剛亮,就有大量的農戶就擠在錢莊門前,等待早些領取自己的存錢。
看到密集的人群,被影響了出行的錢莊鄰居們,難免會嘮叨幾句。
不過,路過的鄰居們還沒開始嘮叨,就聽到人群中已經有人在擔憂的唸叨,聲音還很大,“怎麼還不開門,都什麼時辰了。不會不開門了吧?”
有人接話:“這家錢莊不會也是騙子吧?哪有有錢不掙的買賣。”
往常這樣擔心的農戶也有,今天似乎特別多。
人群中竟然還有人在大聲說:“聽說了嗎?城裡好多錢莊都捲了保管的銀子跑了,好多存錢的人都血本無歸。”
平靜的人群變得有些騷動。
更多農戶盯著錢莊的大門,也忍不住地嘀咕:“快開門了吧?怎麼還不開啊?應該到時辰了?”
焦躁的農戶眼中,往常準點的太陽,今天爬起的速度,似乎也變得慢了不少。
辰時終於到了,大眾錢莊的大門終於開啟,人群潮水一般湧入店內。錢莊內登時擁擠不堪。
人群中幾個嗓門大的,還在不停的叫喊,“快點,快點,我們還要趕回去呢!”
這話引起了一片共鳴,農戶們都是住在城外。取錢後,大都還有至少十幾裡的路要趕。
人群中有人開始附和“是啊,快點吧,都這麼久了,快點辦完,俺好趕路回去。”
農戶們焦躁的心情表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