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書同文的統一,中華文化思想得到了巨大的一次發展。
另一邊。
在書同文,同車軌,貨同幣之後。
秦始皇還規定“行同倫”。
這個倫是倫理的倫。
“行同倫”是端正風俗,建立統一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來到泰山下。這裡原是齊國故地,是為“禮儀之邦”。秦始皇令人在泰山石上記下男女之間界限分明,以禮相待,女治內,男治外,各盡其責,從而給後代樹立好的榜樣,予以表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會稽刻石上留下銘文,對當地盛行的淫泆之風,大加鞭笞,以殺姦夫無罪的條文來矯正吳越地區男女之大防不嚴的習俗。
經過秦王一統六國之後,後世中華兒女再也不分秦人趙人魏人楚人……而全部稱中國人。
與之同時。
哪怕在秦朝之後中華再怎麼內亂,再怎麼被外族入侵,但無數中國人都認為中華是一體的。
是以。
幾千年以下,儘管朝代不斷的更迭,但中華兒女的統一之志,從未有消失。
歷朝歷代的君主,無不是以大一統為最高榮耀。
……
當然。
秦始皇統一六國,還不僅僅只是這一些。
在民族融合這一塊,秦始皇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前,西南,東南,還有西北有不少少數民族。他們這一些民族與我們漢民族不一樣,而在統一之後,秦始皇便加強了以華夏民族為主的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政治關係和文化關係。隨即,秦始皇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吏,使之成為秦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更在東甌和閩越之地建立了閩中郡。
隨後秦始皇命令屠睢統率50萬大軍分五路南下,深入今武省、廣省和贛省境內。同時發配負債的貧民、贅婿、賈人支援戰爭,統一了南越和西甌地區,建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從此這些地區就成為秦國的疆域,這也為中華的開疆擴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只如此。
秦始皇還下令修建運河靈渠,雖然最初修建靈渠是為了統一嶺南。
但是。
在靈渠修好之後,他便一下子促進了南北政治,文化,經濟各方面的交流。
直到現在,靈渠也在發揮著他巨大的作用。
同時。
在修建靈渠之外,為了抵抗外族的入侵。
秦始皇又在原來,齊,趙,燕……長城的基礎之下,修建了5000裡的萬里長城。
當然。
歷史當中有不少故事是說秦始皇修建長城勞民傷財,讓百姓苦不堪言。
但如果沒有萬里長城,估計中華民族早在2000多年之前都不知道被外族入侵了多少遍。
“陳凡老師,您說的秦始皇實在是太偉大了,按您所說,秦始皇可以稱之為千古一帝?”
一位觀眾被秦始皇的政績震得有一些不敢相信。
“可以。”
陳凡點頭:“如果秦始皇不能夠稱之為千古一帝,那就沒有其他的皇帝可以稱呼了。”
只是這位觀眾仍是說道:“可為什麼不少朝代都認為秦始皇是一個暴君?”
“這個啊。”
陳凡說道:“關於秦始皇是否是個暴君的問題,這真的不知道從哪裡說起。秦始皇確實在統一之後,了一些比較殘暴的事。比如修建阿房宮,又如焚書坑儒。但事實上,阿房宮到底有沒有,這一直是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