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的時候現實無法讓人選擇罷了。
正如六國一樣。
他們也出了一些知名的君主。
他們也有一系列的能臣大將。
他們甚至有的時候英明程度比之秦王還要高多了。
可是。
因為種種原因,他們的實力就是不如秦國。
能怎麼辦?
……
“贏政用時9年,滅掉了六國,實現了秦國幾百年來的霸業。不,應該不是霸業,而是王業,帝業。公元前221年,秦王政滅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遂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並繼續執行孝公變法以來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強君主專制,削弱舊貴族勢力,提拔由軍功而上升起來的貴族……”
六國遺風陳凡講了一會。
但這一期,陳凡講的主題是秦國一統天下。
相對於六國遺風。
秦王一統天下,才讓中華髮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比如他的體制。
稱帝只是贏政的一種榮譽,但在贏政稱帝之後,贏政施行的一系列國家策略,卻是影響了後世幾千年。
比如朝廷當中的官員體制,漢朝基本上延用的就是秦朝。
而後世基本上又引用了漢朝。
所以整個朝廷的管理模式,幾千年下來,大體原則還是從秦國這裡開始的。
“在內部管理上,贏政廢除分封制,將郡縣制推行到了全國。與之同時,有感於各個國家文字都不盡相同,為了書寫以及交流方便,贏政廢除六國文字,實行書同文,車同軌,以及統一貨幣。這在春秋戰國幾百年時間以來,前人從未做到。不只是春秋戰國,哪怕就是周朝開國以來,也未有人做到。甚至,包括周朝以前的所有朝代,也都未曾做到。”
所以說。
贏政始稱皇帝,不僅僅是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
更多的原因。
還是這位皇帝,創造了整個中國一系列的第一。
而這個第一。
無不是圍繞著大一統。
這個大一統。
不僅僅是土地的大一統。
他還包括文字的大一統,思想的大一統。
貨幣的大一統,交通工具的大一統,以及度量衡的大一統。
在這其中。
特別是文字與思想的大一統影響最為深遠。
殷商以來,文字逐漸普及。作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較一致。但是春秋戰國時期一眾文字,則存在著區域中的差異。這種狀況妨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於是,秦統一中原後,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
李斯以戰國時候秦人通用的大篆為基礎,吸取齊魯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筆畫簡省的優點,創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稱為“秦篆”,又稱“小篆”,作為官方規範文字,同時廢除其他異體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關進雲陽的監獄,在坐牢的10年時間裡,他對當時字型的演變中已出現的一種變化進行總結。此舉受到秦始皇的賞識,遂將他釋放,還提升為御史,命其“定書”,制定出一種新字型,這便是“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