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亂的2G3G時代裡,他要做的就是在行業內站穩腳跟並且和使用者混個面熟。
等到智慧機時代來臨,才是他大展拳腳的好機會。
到手他一手抓著通訊技術專利和市場,一手抓著網際網路和軟體開發,想不稱霸都難。
而且要是有機會,他還想在國內比較薄弱的晶片製造領域做點貢獻。
現在開始研發光刻機是不現實的。
但早點做一些技術儲備卻也正好。
光刻機,只是晶片製造環節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一個環節中的主要裝置,沒必要鐵了腦袋的死磕光刻機。
做刻蝕機、光刻膠、多晶矽、高純度濺射靶材、研磨液等等專案全都一樣賺錢,難度雖然沒有頂級光刻機那麼高,但想做好,同樣不容易。
高階產業,任何一個環節做到頂級都很難。
當然,要是有機會涉足光刻機領域,他也不會錯過。
但不用想也知道那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現在的他,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錢。
要是有足夠多的現金,他都想把阿斯麥爾直接買下來。
所以,被貧窮打敗的徐楊也跟著陶媽媽一塊把陶蕊楊好好的教訓了一頓,讓這個不安分的女人繼續養豬去。
說回到養豬,這就是陶媽媽的強項了。
徐楊化身好問好學的好學生,跟陶媽媽聊了很多內容。
最起碼瞭解到國外國外不同品種肉豬的優缺點,瞭解到國內有哪些品種豬大概有培育空間。
吃過午飯,又聊了很長一段時間。
頗有越聊越投機的感覺。
原本陶蕊楊也是能摻和幾句的,好歹也是中勝實業的總經理,已經計劃開始養豬,做過相關研究。再加上跟在陶媽媽身邊這麼多年,耳濡目染也瞭解不少內容。
但聊著聊著就跟不上節奏了。
徐楊以超越時代的眼光去聊養殖業和經濟。
陶媽媽以強悍的專業水平去聊養殖業技術發展前景。
都超過了陶蕊楊目前的能力範疇。
陶蕊楊在國外待了好長一段時間,也算是開了眼界的人,但在徐楊和陶媽媽這一老一少面前,還真就不算啥。
結果就是徐楊離開的時候,陶蕊楊也氣呼呼的跟著“離家出走”。
上車,陶蕊楊沒好氣的在徐楊肩膀上狠狠的捶了一拳:“好你個小傢伙,跟我媽合夥兒欺負我,早知道就不帶你見她了。”
“嘿嘿嘿……”
“傻笑什麼?很得意是吧?”陶蕊楊更氣:“看我媽那戀戀不捨的樣子,哎呀,小徐啊,太可惜了啊,沒報我們農大,要是來我們農大,以後的農大一定會以為你為榮的……”
“呵呵呵。”
“還笑,出賣我就這麼開心嗎?”
“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