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整個過程裡,她沒有遭受絲毫病痛折磨。
朱秀匆匆趕回開封,為母親料理喪事。
按照規矩,他本該辭官守孝一年,不過柴榮特地下旨,奪情起復,讓他以日代月,守孝十二日,而後趕回宿州繼續坐鎮,以全忠孝。
朱秀來去匆匆,和剛剛生產的符金環溫存幾日,抱上了他的第一個兒子。
在宿州閒來無事時,朱秀為後輩子弟取好字輩。
他的後一代,取元字輩。
嫡長子取名朱元戩。
朱武長子朱亮也改名朱元亮。
皇命在身無法久留,朱秀祭奠亡母,撫慰妻兒相思之情後,又匆匆返回宿州。
朝廷裡,柴榮於四月發動伐蜀之戰,任命鳳翔節度使王景、宣徽南院使向訓、彰信節度使韓通為統帥,進兵西川。
此前,秦、鳳兩州上報,當地百姓無法忍受後蜀連年疊加的沉重賦稅,請求大周出兵收復故土,好讓百姓重歸中原王朝治下。
這件事並非捏造,而是實事,柴榮以此為由,弔民伐罪,意在收復西川四州之地。
伐蜀戰事一開始進展不順,蜀軍堅壁清野,不與周軍接觸,倒也相持了一段時間。
哪知蜀主孟昶湖塗至極,臨陣換帥,派了個無能又善妒的趙季禮擔任前線統帥,蜀軍防守出現漏洞,王景和向訓趁勢進兵,連戰連捷。
蜀軍龜縮之初,西征大軍無所寸進,每日耗費錢糧無數,朝中官員有不少議論退兵。
趙匡胤主動請纓,前往西川察觀戰事,之後奏報說蜀軍脆弱,必不能久守,當堅定攻伐信心。
事後,果如趙匡胤所言,蜀軍出現變動,戰機出現,周軍順利攻克四州。
這本是一場以攻代守的軍事行動,收取秦、鳳、成、階四州後,周軍果斷退兵,留王景擔任西南面沿邊都部署,整飭軍政,防備蜀軍和吐蕃、党項各族。
柴榮還免除四州百姓除夏秋兩稅外的一切雜稅,盡收四州民心。
河東方面,劉承鈞繼位後改名劉鈞,繼續沿用乾右年號,接受大遼冊封,甘當契丹人的兒皇帝。
對外,劉鈞倒是不像劉崇一樣強徵百姓充軍,連年發動對大周的戰爭,他下旨公開宣揚休兵養民之策,使得河東晉州、澤潞一帶恢復難得的太平。
河北,史彥超依照朱秀提供的法子,在深州、冀州之間的李堰口築城,屯兵戍守,同時疏通葫蘆河,使得契丹人不敢輕易南下襲擾。
柴榮大悅,特賜李堰口戍軍為靜安軍,統一歸史彥超統轄。
五月時,還發生了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
柴榮頒佈一系列旨意,旨在打壓和排斥佛教。
主要有三條:一是嚴禁私開寺院,所有寺院都要經過朝廷衙署制敕,規範各地寺院名額,凡是不經過朝廷許可私開的寺院一律停廢。
二是沒收銅鐵佛像,用以官坊鑄造錢幣。
三是嚴禁百姓私自出家,凡出家者要以實際年齡為準,進行嚴格的佛經考試,經由設定在各地的戒壇剃度,發放度牒後才算是正式佛門僧人。
一場轟轟烈烈的禁佛運動開展下來,僅在大周國土之內,就廢止寺院三萬餘所,還俗者六萬餘人,清理寺院侵佔土地數十萬畝。
】
江南事佛比江北更甚,如此一來,江南各界對北朝更是驚恐,佛門更是傳出各種弔詭謠言,大周皇帝柴榮在江南臣民心目中,儼然是凶神惡煞的形象。
這次事件在歷史上頗有爭議,朱秀對此總體持支援態度。
柴榮禁佛有兩大原因,一是自小的成長經歷讓他厭惡佛門,二是此時的佛門發展太過野蠻。
打著僧人名號就可以不事生產,寺院可以各種名目侵佔良田,不納稅賦,不擔勞役,大量銅鐵資源用來鑄造佛像。
各地佛門和官府之間的矛盾日趨激烈,甚至已經嚴重到影響國家決策的地步。
柴榮嚴旨打壓和規範佛門,朱秀雙手贊成。
只不過在此過程裡,難免發生一些流血衝突和暴力事件,甚至動用各地藩鎮軍進行殘酷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