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赤男沒羞沒臊地在湖中央暢遊,時而浪湧翻滾,時而仰面漂流,享受難得的休閒時光......
~~~
三日後,大慶殿。
偌大的殿廳裡擺滿方桌椅子,相互間隔五尺左右,數百位五品以上京官打亂分坐,有人苦思冥想,有人奮筆疾書,有人一籌莫展,有人下筆如神。
大殿內鴉雀無聲,只有偶爾的細微響動。
柴榮身著緋色常服,高坐御位,翻看幾份各地奏報,不時抬眼掃視大殿,面上帶著威嚴之色。
陛階之下,有一排監考官,朱秀身著官服坐在中間,滿臉嚴肅,不停掃視考場。
身旁的王溥似乎坐不住,一直在考場來回巡視。
這恐怕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在職官員遴選考試。
流程之嚴謹,氛圍之嚴肅,即便科舉殿試也有所不如。
不少官員一入場就兩腿打顫,更有甚者來都來了,結果謊稱自己身子不舒服,想臨時退場,柴榮當堂批准。
結果就是就地罷官革職,永不續用。
如此果決的處罰,令不少打退堂鼓的官員不敢再有僥倖心理,戰戰兢兢坐下參加考核。
今日是策論考試,兩道題目,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論》
,一曰《平天策》。
第二道題目還好說,陛下雄心百官皆知,都能猜到一二。
可第一道題目就難了,許多人根本不知道從何處入手。
坐在西邊角落處的陶谷,看到題目暗自竊喜,慶幸自己提前跑去朱秀府上討教,三日時間足夠他好好做一番苦功。
陶谷對朱秀滿心感激,按捺住興奮,稍作沉吟,提筆蘸墨開始疾書,唰唰寫完滿滿一張紙,看得周圍同僚咋舌不已。
陶谷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給周圍官員造成極大壓力。
不到一個時辰,陶谷舉手示意交卷。
有中書掾吏上前簡單檢查無誤,當場湖名封存,而後請陶谷離場。
陶谷離開前,朝御座之上的皇帝和前排監考官躬身揖禮。
遠遠的,老頭還朝朱秀拋去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王溥回到位子坐下,喝口茶唉聲嘆氣。
朱秀低笑道:“王相公今日方知我朝庸碌之官何其之多吧?”
王溥低聲苦笑道:“不瞞朱縣公,之前某早有心理準備,沒想到今日觀之,庸碌之徒竟多至如此地步!觸目驚心啊!~”
朱秀安慰道:“戰亂多年,天下飽受離亂之苦,士人數量急劇減少,矮矬子裡拔高個,有些人稍微通曉文墨,就能混個官噹噹,這種現象中原南朝各地都有,不足為奇。”
王溥搖頭道:“重整科舉勢在必行啊!不光要重建科舉制度,還要大力發展官學,鼓勵私學,讓天下文脈早日復興。”
朱秀深有同感:“我輩任重道遠啊!”
王溥滿含熱切地看著朱秀,彷彿見到了志同道合的知己,小聲道:“若有機會,王某倒想和朱縣公討教科舉、官學、選官這些問題!”
朱秀也道:“在下也想跟王相公求教,明日休沐,請王相公前往景德市茶坊小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