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糧心中不慌,朱秀一面派人前往泗州調集後續糧草,一面徵調泗州和宿州民夫到天長修築城防、糧倉,以天長、六合、揚州為基礎,構建三角防禦體系,將此三地打造成周軍在長江下游北岸的軍事基地。
處理完這些,已經是六月末,揚州、六合紛紛傳來捷報。
揚州方面,韓令坤和米信成功在邵伯鎮伏擊唐軍援兵,殺敵兩千餘,俘虜近三千,餘者潰散。
南唐右衛將軍陸孟俊,被韓令坤生擒。
六合方面,趙匡胤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趁唐軍向六合進軍途中,主動出擊,連番大勝,最後在及時趕到的趙弘殷支援下,父子合力一舉攻破唐軍大寨。
唐軍主帥,齊王李景達倉惶率軍渡江南撤,唐軍兵卒為爭奪渡河舟船,竟然發生內鬥,死傷者、溺死者無數。
此一戰,唐軍在六合死傷五千餘人,又有數千人被俘,餘者潰逃。
兩場大勝後,唐軍佈置在江寧周邊的精銳兵團喪失殆盡。
如果說此前,李重進在正陽一戰破劉彥貞三萬大軍,是讓南唐初步感受到周軍強悍,破皮肉疼的話,那麼除州大捷就是在南唐傷口處狠狠一擊,砸斷骨頭。
而六合、揚州兩次大捷,又是在南唐心肺狠狠紮上兩刀。
從此後,江南精銳之兵盡喪,元氣大傷。
七月初,朱秀和史向文抵達揚州城下。
韓令坤親自出城來迎。
“末將見過朱副帥!”
兩月未見,韓令坤意氣風發,連嗓門都變得洪亮了許多。
朱秀翻身下馬,笑道:“韓將軍取得揚州大捷,軍報送至開封,陛下聖心大悅,嘉獎詔書不日即將送達!”
“哈哈哈~賴聖天子洪福,將士用命,才能一舉擊潰唐軍宵小!也要多謝朱副帥替末將美言!”韓令坤春風滿面大笑道。
身為東線周軍總指揮,一切軍報都要由朱秀加蓋帥印上報朝廷方能生效。
揚州大捷能第一時間被朝廷知曉,受到皇帝嘉獎,離不開朱秀及時上報。
這功勞簿怎麼寫,自然也是朱秀說了算。
韓令坤心知肚明,他是個聰明人,當然也會把這份功勞算給朱秀一份。
朱秀仰頭看看宏偉的揚州城,隨口問道:“韓將軍擒獲敵將陸孟俊,待會不妨押上來,讓我問他幾句話。而後派人押解回開封,請求陛下處置。”
“這....”韓令坤語氣一滯,臉色明顯不太自然。
“朱副帥遠來辛苦,還是先進城好好歇息再說。”韓令坤側身讓過,請朱秀先進城。
朱秀笑著點頭,“也好。”
待朱秀領著史向文入城,韓令坤咬了咬牙,心事重重地跟隨在後。
揚州自當年隋煬帝楊廣受封晉王大興土木修繕後,三百多年來就一直是江淮地區的繁華之地。
李璟升揚州為東都,撥款修葺城防,卻偏偏沒有想到要派遣一位得力干將率領重兵駐守此處,白白讓周軍撿了個便宜。
朱秀率軍出泗州,奪除州,攻打天長、高郵,駐軍六合,江寧朝廷卻始終沒有想到,要在揚州集合兵馬作為反攻陣地。
直到朱秀從除州出兵進軍揚州,李璟才想到要緊急增援揚州。
如此後知後覺,焉能不敗?
這也反應出江寧朝廷機構龐大臃腫,僵硬麻木,自上而下已經無力應付周軍的大規模攻勢。
在江寧君臣心目中,淮南防線有兩大重點,一是壽州,一是除州。
所以從一開始江寧朝廷的目光就集中在這兩處,齊王李景達從瓜步渡過江,不去救援揚州,反而去打六合,就說明李璟十分迫切想要收復除州失地。
除州是江寧屏障,失去屏障,李璟和江南臣民坐立不安。
可如果李景達率領唐軍先救援揚州,穩固揚州防務,以此作為江北支點,再向除州進軍的話,目前局勢或許又不一樣。
揚州城內有一座行宮,是之前李璟偶爾臨幸東都時的落腳地。
韓令坤佔據城池後,下令將其封鎖。
朱秀自然也沒資格住在行宮,命人嚴加看管,等待朝廷派人前來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