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換了以前,朱元璋肯定首先訓斥說教一方,但是現在嘛,熟悉了朱英的朱元璋,自然更有耐心了一點。
“好吧,孫兒確實有些想法,爺爺還請跟我進屋。”朱英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本來想要裝個逼,沒想到被老爺子直接識破了。
朱元璋得逞的笑著,跟著朱英一同走入書房之中。
剛剛入屋,朱元璋就被書案上寫滿字的白紙,吸引住了眼光。
書案上奏章擺放在一旁,旁邊的墨汁新鮮,隱約也可以看到白紙上的墨跡未乾。
朱元璋不管大孫,直接走到書案面前,開始檢視起來。
朱英見此,無奈一笑。
得了,也懶得廢話了,等老爺子看完再說吧。
朱元璋看著上面洋洋灑灑數千字,開始只是抱著興趣看一看。
在上面的開頭,書寫著:大明軍隊淺談。
朱元璋不由心中好笑。
“咱這大孫著實有些好高騖遠了,咱統治大明百萬雄獅,耗費多少心力,豈是這數千字能夠改變的。”
想到這裡,朱元璋就沉下心思,好好的看看大孫寫的啥,而後對症下藥,再度教導。
然而當朱元璋接觸到正文內容的時候,一個軍政分離四字,就讓朱元璋的眼神,頓時開始變得認真起來。
簡簡單單四個字,卻是讓朱元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大明軍隊如今的制度,是在繼承蒙元的情況下,然後參照唐宋加以改良。
軍政合一的理念,一直貫穿古今,很少有人在這方面提出什麼建議。
所以當朱元璋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仿若是一個新的世界大門,被開啟了來。
本身對於軍隊極為熟悉的朱元璋,心中有一種預感,這四個字將會對現如今的大明,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
便是在朱元璋仔細揣摩朱英寫下的文章時。
蒙古草原上,兩隊人馬正在追逐廝殺。
“巴圖,你是草原上的漢子,成吉思汗尊貴的後裔,為什麼要去奉一個漢人為主,還為其賣命,你對得起自己的偉大的孛兒只斤姓氏嗎。”
兩隊人馬數量相差很大,一方有騎士上千,一方只有三百人出頭。
很快上千的騎兵,就將三百人給包圍起來,將其逼停。
為首的千人首領,騎著一頭毛髮純黑的高頭大馬,對著被圍困的騎兵們呵斥喊道。
被稱作巴圖的漢子,從中騎馬而出,看向前方的千人首領,喝道:
“前年嚴冬,我部族缺食,幾近餓死,是東家給了我新的生命,在那個時候,我就已經向長生天發誓,必將誓死效忠東家。”
“哈斯巴根,你死心吧,我是絕對不會背叛東家,哪怕今日戰死在這裡。”
千人首領哈斯巴根拔出腰間的彎刀,高高舉起,冷漠的看向巴圖,這個他曾經年幼時的好友。
周邊的蒙古騎兵見此,紛紛彎弓搭箭,就等著哈斯巴根一聲令下,就開始射殺。
巴圖見此,雙手狠狠緊握馬繩,準備衝鋒。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然遠處伴隨著大喊,傳來馬蹄聲。
“可汗有令,帖木兒來襲,召各部勇士迅速返回,不得相互廝殺。”那傳令官,高舉著代表金帳汗國的旗幟,咆哮著大聲喊道。
哈斯巴根看著面前的巴圖,眼神中閃過掙扎,就想著強行下令將其射殺。
但是周邊的蒙古騎士們,聽到喊聲,已經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這是蒙古的規矩,平時部族們可以相互廝殺,這是為了生存,但是當遇到外敵的時候,就必須團結起來。
哪怕正在刀已經架到脖子上,也必須停下。
現在哈斯巴根已經失去了殺死巴圖的機會,無奈之下,調轉馬頭,率領著上千騎士,浩浩蕩蕩的離開。
“大哥,現在我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