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黎族老太太,正在親手製作陶器。
每一個動作都十分的緩慢。
細緻且認真。
《舌尖2》的製作團隊特別的有心計。
頗具歷史的陶器,找來一個年邁的老奶奶來製作。
讓器物和製作人之間似乎有著某種連線。
讓觀眾產生更深一層的共鳴。
尤其是當幾位年邁的老奶奶在親手製作的陶器中烹飪食物的時候。
更加能夠看到歲月和歷史的印記。
一代代的傳承就是透過手藝傳遞的。
“陶器出現之後,水開始參與烹飪。”
“它和火一樣,都是激發味道的媒介。”
“水更開啟了新的味覺世界。”
“沒有固定形狀的水,不僅影響烹飪。”
“也決定容器的造型。”
“阿特拉斯山脈,撒哈拉山脈的邊緣。”
“阿卜,需要走到離家6公里外的地方取水。”
在一片紅黃的荒蕪山脈之中。
一位老人,帶著一頭小毛驢正穿梭在山道之中。
將桶子從毛驢身上取下,隨後取水。
將水裝滿之後,阿卜又開始了回去的旅程。
“和海喃島豐沛的水資源相比,水在這裡要珍貴的多。”
“塔吉鍋,一種接水的烹飪工具。”
“底部很淺,而上部是高高的圓錐形。”
“蒸汽在鍋蓋上部聚集冷凝,重新匯入鍋內。”
“只需少量的水,就能夠烹製一鍋每位的燉菜。”
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美食。
因地制宜的美食往往也能夠創造出許多的驚喜。
這種能夠節省水源的塔吉鍋,形狀像帽子。
但是確實陶製品。
反覆利用的水源,絲毫沒有損壞這道菜所帶給人的視覺美味。
也是讓會議室內的三人都學習到了一個冷知識。
“土陶作為炊具,在華國已經很少使用了。”
“而在摩洛哥,塔吉鍋則一直存在於當地人的生活之中。”
“並演化出新的流派和豐富的造型。”
撒哈拉山脈邊緣誕生的這種炊具。
在經濟發達的摩洛哥也是飯桌上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