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團圓早早就來了李奶奶家,一進門就問:“嬸子,面開了嗎?”
“你啊倒是積極。”李大花端出面盆。團圓對做飯的熱情勁都趕上秤砣對玩的熱愛了。
說到秤砣,他在炕上翻了個身,迷糊地問:“娘,是不是她又來了!團圓,我給你找了個檢驗自己學問的機會,哪天你跟我兄弟首兒比一下。”秤砣說完,打起了鼾。
團圓趴頭看秤砣睡得天昏地暗,以為他說夢話呢,轉回頭看盆裡的面,滿滿一盆,“嬸子,我可以用手摁一下嗎,我手洗過了。”
“摁吧。”李大花把盆放到面板上。
團圓伸出蔥白的食指往裡一摁,她整隻小手都陷進了面裡。這麼軟,叫團圓想到一個詞,爛泥扶不上牆,都是一樣軟,團圓嘻嘻笑起來。
“嬸子,好軟啊,這麼軟怎麼做饅頭?”團圓摁了一下就停手。她是來學做饅頭的,她還記著自己的目的呢。
“你好好看著。”李大花在面板上灑了一層乾麵,防止發好的面沾到面板上,就把盆裡的面倒在面板上,沾在盆邊的她也灑上乾麵弄下來,一點沒浪費,然後又往面里加了一些乾麵使勁揉起來。有了加的乾麵,發好的面變得有韌勁,也不沾面板了。
團圓眼睛盯在面上,看著面像長在李大花手上。李大花揉完這邊,面在她手裡就換成了另一邊,她都不用停下,跟面自己會移動一樣。
揉的差不多了,李大花把麵糰揉成了長長的一條,分成了一個一個大小均勻的面劑子。團圓看得仔細,李大花是用後三個指頭量,用前面兩個指頭揪下來的。
“哇!”團圓大叫一聲。她挺會表達的,但此時的她覺著自己的語言貧乏,無法表達出自己看到現在受到的震撼,只能這麼叫一聲。
“團圓!”炕上秤砣也大叫一聲,嫌團圓吵了他的美夢。
團圓捂住嘴巴,等秤砣又打起鼾,她才眼睛亮閃閃的小聲問,“嬸子,接下來怎麼做,我可以跟你一起做嗎?”
“可以。”李大花最稀罕團圓的眼神,就像她剛做出的豆花,晶瑩剔透地晃啊晃,一碰就會碎一樣,讓人不忍心拒絕。
李大花拿起一塊麵劑子,團圓也拿了一塊想學著做。可李大花動作連貫,右手揉麵,左手往裡疊面,右手再揉進去,不一會面劑子在她手裡就成了長方形的饅頭。
“團圓,千萬不能揉成圓的,要做成方形的。圓饅頭只能過年的時候做,寓意著團圓,這平時啊做成方的,寓意著做人得堂堂正正的。”
這些講究,是李大花從她娘那裡學來的。她第一次揉饅頭,她娘教給她的第一個忌諱就是這個。
團圓拿著面劑子卻不知道怎麼下手,“嬸子,你慢點,你這麼快,我看得眼花繚亂的。”
“行,嬸子慢點教給你,先這樣往裡揉……最後用乾麵抹一下底,防止沾在面板上。”李大花仔細地給團圓說。
團圓人小,勁也小,坐著沒法揉麵劑子,就站起來按著李大花教她的揉。李大花揉麵的動作是連貫的,團圓的動作是脫節的,揉完這個方向,她得重新把面劑子擺正再揉。
即使這樣,團圓也沒有甩手不幹,而是認真做出了一個饅頭,在底下抹了乾麵,跟李大花做的擺在一起,“嬸子,你看我做得怎麼樣?”
“挺好的,比我第一次做得時候好多了。嬸子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做,因為沒法轉著圈揉,氣得把面劑子扔在面板上,坐著抹眼淚。”李大花想起了自己那時候,彷彿就在昨天,一晃眼她成了當初的她娘,教下一輩的孩子這些。
搖搖頭,現在想起來好笑,李大花都不明白當初自己怎麼會哭。
團圓聽著李大花的回憶,跟著笑。
人長大了,會有很多回憶,那些久遠的回憶,有些淡忘了,有些留下深深的烙印。不管這些回憶是悲傷的還是歡樂的,總有那麼一天,只要記起來,就可以笑著說出口。有這些回憶銘記在心,人的心裡才不會空蕩蕩的,團圓這麼想著。
做好的饅頭每個之間留出了空隙,得二次醒發。天氣暖和,李大花只在饅頭上蓋了一層包袱。
“嬸子,留出空隙是為了不叫開好的饅頭沾在一起是嗎?”團圓蹲在李大花身邊問。
“對。”李大花摸摸團圓頭。
團圓仰起頭對著她笑,“嬸子,你怎麼也愛摸我的頭?”她有些煩惱大家都愛摸她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