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嬸子喜歡你啊。”李大花直接說出口。
大花嬸子怎麼也說這種話,團圓搓著胳膊跑出來,用小手扇著發燒的臉,站在小菜園前。
李大花在小菜園裡種了許多菜,當季的菜豆豆角一串一串的垂下來,翠綠帶刺的黃瓜,紅通通的西紅柿,嫩綠的小蔥還有茼蒿,這才是小菜園,不像團圓的小菜園,只有剛發芽的辣椒苗。
這些菜裡有兩樣團圓喜歡吃,一樣是西紅柿,她喜歡西紅柿拌白糖。紅豔豔的西紅柿襯著白雪般的白糖,滋味酸酸甜甜的,讓團圓想到一個詞陽春白雪。以前團圓發脾氣,只要有西紅柿,李秀才就會給她做西紅柿拌白糖哄她開心,一鬨一個準。
另一樣就是豆角。團圓跟大多數人不同,她喜歡吃老豆角,燉出的豆角里面的豆糯糯的,很面,團圓總是去夾豆吃。團圓的筷子用得好,有一半功勞就是她吃豆角里面的豆練出來的。
也許自己也該種點豆角,團圓琢磨著,豆角可以曬乾儲存起來,這樣冬天也可以吃到。團圓記得每年秋天,李奶奶家屋簷下都會曬豆角幹,冬天的時候燉來吃。
之所以團圓對這兩樣菜情有獨鍾,是拜李秀才的廚藝所賜,這兩樣菜簡單,李秀才做得還行。
“團圓,饅頭開好了,嬸子要蒸了,你進來燒火吧。”屋裡李大花探出頭喊團圓。也不知道菜有什麼好看的,團圓在菜園子裡看了那麼久。
團圓答應一聲。土裡一條蚯蚓鑽出來,團圓蹲下來看到蚯蚓重新鑽進了地裡,才跑進去。
李大花往鍋里加了三瓢水,放上竹篦子,再鋪上一層剪的整整齊齊的麥秸,“這樣啊,也是防止粘鍋。”她說著,把饅頭一個個放進鍋裡,留出空隙,就蓋好鍋蓋叫團圓燒火,大火燒開後半個小時再燜一會就可以出鍋。
剛出鍋的饅頭冒著熱氣,李大花用指頭一摁,饅頭立馬彈回來,“團圓,看到了吧,這就說明饅頭熟了,掰開裡頭是蜂窩狀的。”
團圓“嗯嗯”點頭,蒸饅頭最主要就是注意時間,這個團圓已經掌握了,還做不好的是揉麵。關於練習揉麵,團圓有些一籌莫展的,在家裡沒法練習。
“嬸子,以後你做饅頭,就叫我來給你幫忙行嗎,我想多練習一下。”團圓認真地問。其實她自己知道,自己根本就沒有幫上什麼忙。
“行,怎麼會不行?”李大花滿口答應下來,拿出兩個大饅頭遞給團圓,“拿著,你跟你爺爺吃就夠了。”
“嬸子,我不要。”團圓把兩隻小手背到身後,退著往外走,李大花抓住她,硬塞到她手裡,“別跟嬸子客套,嬸子還跟著你吃了好幾次肉呢。”
團圓捧著兩個饅頭回家放好,坐在門檻上愁眉苦臉的,嬸子給她東西,她也得有點表示才好。
俗話說兩好並一好,人家對她好,她也得對人家好,這樣才能處得更好。
“我能給嬸子什麼呢,哎呀,我說了給她家做椒鹽,還沒做呢。”團圓去看自己曬的花椒,還沒幹,沒法做椒鹽,她拿了一些進空間,“滾滾,在空間裡曬,是不是明天就能幹,我急等著用。”
“明天能幹。團圓,你當廚娘,我覺著精通一方面就可以,或者麵食做得好,或者菜做得好。”滾滾是覺著團圓見到跟做飯有關的就想學,到最後也許是樣樣會,樣樣都不精通,那樣不如專注學一方面。
團圓曬好花椒,認真地說,“滾滾,可這些我都想學啊,我總要都試一下才能知道我更適合做哪方面。你的意思我明白,叫我專攻一方面,可其他的我也應該有所瞭解啊,慢慢來吧,我還小,不怕犯錯。”
她才五歲,現在就是培養自己對做飯的興趣,多跟周圍人學習。
“滾滾,我有沒有告訴你,我想開的是做家常菜的館子,就是叫人吃到我做的菜,就像回家吃到了媽媽做的菜一樣。我在桃源村這片土地上感受最多的就是溫暖。”
團圓剛開始就是對做菜感興趣,隨著她從張媽,從李大花,從李豆花那裡學到的越來越多,當廚孃的願望在她心裡越來越具體,她想開的館子,是想叫人人都吃得起,吃得到,味道還好。
“團圓,那你就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吧,我是怕你的方向不明確,才那麼建議的。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滾滾沒想到團圓一個五歲的孩子,已經對於她未來要開的館子,有了規劃,此刻它覺著團圓身上的財氣不止耀眼,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