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劉豫不禁微笑起來。
一天走五十里,自己的軍隊,其實也算是難得的精銳了。基本上現在的步兵,一天能前出個三十里,就很不錯的了。
想到這裡,劉豫卻是忍不住臉色微僵,他猛地轉頭,看向西北方向。
那裡有一支軍隊,根據他自己斥候的統計,最高的一天,那支軍隊一天轉進了一百里路。
如果說自己的軍隊是精銳,那這支軍隊算什麼?
這一眼,便讓劉豫的臉上失去了血色。
他覺得自己足夠看重對方了,在西北角上,他擺了整整一個指揮,三千人的軍隊,以逸待勞地等候這支這些天來一直在瘋狂地逃竄,或者說在引誘自己的軍隊。
按照理說,如此高強度的行軍之下,這樣的一支軍隊,剩下的戰鬥力已經有限了,進入戰場,也就是能牽制一下自己的兵力就很了不起了。
但現在,對手不但悍然發起了進攻,而且,自己放在那裡的整整一個指揮的兵馬,已經潰不成軍了。
三千人對三千人,以逸待勞對勞師兵疲,居然還打成這樣?
西北方向打成了這樣,頓時讓整個劉豫的大軍在側面露出了一個碩大無比的破綻。
就像是一個全身穿著盔甲的人,偏偏肋下卻缺了一塊,向著敵人露出了自己的軟肋。
“堵住他們!”劉豫憤怒地下達著命令,留在他身邊的一個指揮的預備隊,立即向著西北方向而去。
魏武現在就是一個殺神。
雖然蕭誠一向不鼓勵主將衝鋒陷陣,但他的手下,這樣的人真得很多。
魏武是這樣的,王柱是這樣的,韓錟也是這樣的,還有嶽騰。
這些將領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憑藉著本身的能力,來替自己的軍隊撕開口子,打破僵勢然後取得勝利。
而且他們還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一個將領該乾的活兒。
這種認知與蕭誠的認知很不一樣。
蕭誠認為將軍的職責更多的該是指揮軍隊作戰。
但手下屢次出現這樣的問題,而且在蕭誠指責時,他們還相當的不服氣,也讓蕭誠認真地反思了一下。
或者真是自己錯了。
這個時代,嚴格來說,在冷兵器時代,將軍就該是這個樣子的?
指揮戰爭,是統帥的事情。
帶兵的將軍,就應當身先士卒?
魏武手中的大弓是蕭誠花了上千貫錢替他打造的,從弓胎材制的選取、炮製到弓弦的製作,一名大師級的弓箭師傅花費了一年時間才做出了這把弓。
蕭誠倒是很喜歡自己的大將們量身打造兵器。
就像王柱現在使用的那柄刃長三尺,柄長兩尺的大刀。別看王柱的麾下使的都是這種刀,但王柱的刀與他們的刀在材質之上完全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嶽騰的雙刀也是如此。
既然自己手下的將軍們喜歡幹這樣後中情,那蕭誠也就只有想盡一切辦法來為他們的安全係數再加上一道保險了。
魏武自己揹著一壺箭,然後身邊有四個親兵,替他揹著八壺箭。
這四個士兵除了背箭之外,人手還一塊盾牌,一柄刀,除了替魏武供箭之外,還要儘可能地為他們的主將提供保護。